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14篇
管理学   17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68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技工院校的普车实习课中,车削锥体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通过长期实习教学经验和实习教学过程的反思,总结了车削锥体工件的加工要点和操作要领,本文主要研讨采用转动小滑板车削锥体工件的优化方法技巧,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2.
入宋以来,禅宗灯录刊行,丛林参究公案之风益盛.禅僧不再拘泥于"文字障道"之见,反而彰显语言文字和禅的"指月"关系,把民间兼有说、评、颂、唱的"说话"的方式--评唱引入了禅门.悟克勤所著、被誉为"宗门第一书"的<碧岩录>,则是评唱的开山之作,也是代表之作.克勤的禅学走的也是一条综合的道路,但他主要的致力方向还是以己意诠释公案,用文字说明不立文字.自灯录刊行,继而颂古,继而评唱,都是应禅宗发展的需要而施设的,它标明了中国的禅学已经开始由丛林走向社会,融入整个的大文化洪流中了.  相似文献   
103.
设P是上任一点,P到内接(外切)正n边形A1A2…An各边的距离分别为d1,d2,…,dn,当m为自然数时,本文给出了∑i=1^n di^m为定值的充分必要条件以及∑i=1^n di^m为定值时的定值表达式。  相似文献   
104.
105.
从古今中外哲学角度来看,马克思终身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本身就包含着和谐劳动关系的实现,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中矛盾论、中国哲学中的“和”与“道”思维以及系统哲学中差异协同原理,也都支撑着和谐思维.  相似文献   
106.
正入宋以来,传统儒学进入建构本体论、心性论与工夫论的新阶段,为促进新儒学的塑成,宋代儒者对佛教进行了全幅地认知、理解与评价,以吸取佛教资源。同时,对于宋代佛教而言,如何在新时代下从佛学角度对儒学进行诠释与重构,已成为宋代僧人的时代任务。临济宗杨岐派的大慧宗杲禅师正是援佛入儒的代表人物之一。大慧宗杲禅师(1089-1163),俗姓奚,字昙晦,号妙喜,宋钦宗赐号"佛日大师",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市)人,临  相似文献   
107.
徐君 《阴山学刊》2008,22(1):16-20
方中通是清初数学家."合破成立法"是他重要的数学成果之一.通过把"合破成立圃法"与现在分析学中的求解球体积方法相比较,得出"舍破成立圃法"中具有微积分思想.  相似文献   
108.
浅析牟宗三现代新儒学的人文宗教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宗三以终极关怀、安身立命来确定儒家的人文道德宗教意义,认为儒教之为“教”强调了人文的生命之在于人自身而不是人格神.凸显了德性主体的“内在超越”而非向彼岸的外在超越,故而成立一最优化的“教”形态.而“良知的自我坎陷”说又为儒家人文宗教的完善提供了更精致的论证,牟宗三以儒家的宗教化来对治当代人文精神的式微,进而追求人的生命满和社会满。  相似文献   
109.
测作为唯识学大师,在此方面著述甚多,但其流传至今的唯有<解深密经疏>.在此著中,测对唯识学的根本经典之一<解深密经>予以了较有特色的诠释.他虽以玄奘唯识新学的立场为主,但能以合理的方式对待真谛唯识旧学,反映到此注疏中是对后者常有正面引述.在对<解深密经>的有无说的诠释中,也是如此.不过,具体到对三自性说的诠释,则基本采用唯识新学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0.
在教学过程中,对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判断,常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归纳出成正、反比例的必要条件:(1)这两种量必须相关联;(2)看这两种量的积一定,还是比值(商)一定。积一定时成反比例,比(商)一定时成正比例。若两种量根本就不相关联,或虽然相关联,但却不是积或比值(商)一定,尽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