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147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20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22篇
理论方法论   89篇
综合类   1444篇
社会学   99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本文利用我国省级截面数据实证探究我国工业化水平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的关系,经过数据的筛选和严格的诊断检验,并且在对计量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我们得出结论:我国“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分布密度和工业化水平成正向相关的关系,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其“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度越高,反之,工业化水平越低,“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度越低.从实证的角度支持了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是造成我国‘离土不离乡’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的猜想和假设.  相似文献   
82.
从高本汉最早的著作开始就把中国音韵学和方言田野调查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中古音的构拟和间接的上古音研究方面,方言资料是相当重要的角色。早期的方言田野调查以字音为主,后来认识到俗传词才是探索方言历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3.
《曹禺传》是田本相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之一,该著以其整体宏阔的结构原则,史实考订与艺术想像并重的阐释方式,注重心灵探寻的写作向度,重建了伟大作家曹禺的生命史和灵魂史。《曹禺传》所提供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透视曹禺本身,对探求文学背后所隐含的政治、思想、文化的解释,以及克服当代作家传记写作的隐与忧等亦有诸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4.
汉代《毛诗》主“讽谏说”,不主“诗教说”。它提倡的讽谏精神对唐代至北宋诗歌产生了极大影响。朱熹作《诗集传》,“诗教说”兴而《毛诗》废。它对元明清诗歌影响巨大。《毛诗》兴衰与古典诗歌盛衰合拍,成为贯穿诗歌史的一根线索。  相似文献   
85.
由大庆铁 人传写作组编 著,孙宝范、卢 泽洲执笔,石油 工业出版社出 版发行的《铁人 传》(上、下册) 于铁人王进喜 逝世30周年之 际,同广大读者 见面了。 铁人王进 喜同志是中国 石油战线干部、 工人的杰出代 表,是中国工人 阶级的先锋战 士,是中华民族 的民族英雄。为 了甩掉中国石 油落后帽子,为 了发展中国的 石油工业,他用毕生精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留给世人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一“铁人精神”,为搞好二次创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铁人传》资料丰富,内容翔实,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了铁人王进喜同志一生的经历,…  相似文献   
86.
以中国题材的无产阶级作家为研究对象,将一生坚持无产阶级文学创作的作家的作品、在战争期间对战争避而不谈的无产阶级文学家的作品与受到打压后迅速放弃无产阶级理念的文学家的无产阶级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这些作家对于人物形象描写的异同,发现其创作虽然关注了中国劳动者阶层和他们的生存现状,但仍然存在局限性与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87.
中国有关“开辟创世”和“洪水遗民、再造人类”的故事传说,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以中原的女娲、伏羲兄妹故事为代表的北方型神话系统和以珠江流域的盘古兄妹故事为代表的南方型神话系统。本文通过对《述异记》最早记载的“南海中有盘古国”“桂林有盘古祠”的历史分析和实地考察,阐明盘古神话源于华南—珠江流域的“盘古国”,三国时传于吴楚间。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术家葛洪闻交趾出丹砂而求为广西勾漏令,后止于广东的罗浮山修道、炼丹、著书,在《枕中记·众仙记》中首先把盘古列入道教神谱,奉称“盘古真人”,尊为开天辟地“元始天王”,又称“三皇”、“五帝”“皆其后裔”,便把原秦汉文献所载北方远古神话无开天辟地之神给予填补,加以整合使之衔接,将道教的神仙信仰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中华大地天帝尊神的世系,盘古神话也就随着道教渐渐在北方流传开来。而中原一带有关盘古神话故事表现为再生性和变异性的特征,充满浓厚的道教文化色彩,也正是导源于葛洪把珠江流域原生型的盘古神话加以整合使之道教化的混融性产物。  相似文献   
88.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