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59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41.
“孔仁”是孔子及其后继者开辟出的仁学体系。本文从分析孔仁对人性的本质、人的情感需要和义利观深刻含义的认识入手,接触管理行为的标准、方式和任务,以此开辟一条研究管理行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当代先锋作家便一直致力于小说叙事视角的形式革新.但这一看似形式主义的叙事实验,却同样反映了先锋作家某种生存哲学的价值变迁:从反对现实主义文学全知叙事所代表的自失哲学起步,先锋作家利用第一人称的全知叙事,高扬起了人之主体性的旗帜.然而,这种自圣哲学却因其对小说人物的叙事压迫,最终在90年代转向了"我-你"关系的相遇哲学.  相似文献   
143.
灵魂     
<正>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说的"道"是自然法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的"道"。所谓"以道御术,内圣外  相似文献   
144.
论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美的本体、美的基本特质、美与艺术、艺术的使命等方面的观点,既超越了前辈学者,又对后世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对于了解中世纪美学以及欧洲美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5.
刘勰在《文心雕龙》之《征圣》篇中提出了十几个理论命题。从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这些命题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单句式命题,二是双句式命题,三是多句式命题;从思想内涵的角度来看,这些命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理论:一是文学的功能价值论,二是情志与语言的关系,三是对情志的基本要求,四是对文辞语言运用的审美态度。《征圣》篇的经典性命题不但对于《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代仍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6.
宋初太祖、太宗权力交替之际,张守真神降利用黑煞神崇拜为太宗得位制造符命。太宗即位后修建上清太平宫,专门供奉黑煞神,作为国家重要祭祀对象。真宗建造的玉清昭应宫有凝命阁,用以奉祀黑煞翊圣真君。南宋初年,高宗也利用黑煞等四圣为王朝中兴的符命。两宋王朝政治均与黑煞神信仰关系密切。从图形和星命文献可以推考出黑煞神原型为西方传入的罗睺、计都星神,融合道教北方禺彊神形象,在晚唐五代形成一种新道教神祇。黑煞信仰在五代两宋非常流行,与王朝政治有密切互动,其地位升降也反映了宋代道教发展变化的一些趋势。  相似文献   
147.
汉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名篇。王延寿所以能单赋一篇而名留青史,不仅仅因为它在写法方面弃大赋之繁类穷变与对称叙列,代之以移步换景和个人化的时间结构篇章,使文势灵动而词采飞扬。更重要的是他以神圣书写的方式,按照圣景、圣境和圣徵的书写层次,由显及隐,依次展开,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将灵光殿与宇宙图式和恒久时间相关联,极力赋予灵光殿以神圣特性,并借此抒发自己美汉、颂汉的情怀。《鲁灵光殿赋》处处表现出它所受谶纬观念的影响,尤其是把灵光殿与为汉制法的玄圣孔子联系起来,使之成为汉室正当性的表征,优游圣域并予以神圣书写。后世批评《鲁灵光殿赋》而但就其写作技法而论其高下,实则并未能体会王延寿的写作宗旨,因而也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48.
乔治·巴塔耶是一个以"三界理论"而著称于世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受到尼采、黑格尔、萨德、以及弗洛伊德等思想家的强烈影响."三界"(动物世界、世俗世界和神圣世界)理论的两大主题分别是"死"和"性",但内驱之力则是"欲望"的辩证否定.巴塔耶通过揭示出世俗(理性)的欲望之下所潜藏的"秘密的欲望",通过把它提升为颠覆、消解具有自我同一性的主体和同质世界的手段,最终使它变成了反对理性主义的大旗和开启后现代主义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49.
在中国上古宗教文化中,"圣"的原初意义是听闻神命,"圣"人乃是通神之人。随着"绝地天通"的宗教和政治改革,"通神而圣"的身份为王者所垄断,王者成为"圣"王。春秋以降,伴随"圣"的德性化改造,儒家塑造出新的"圣王"与"圣人"。在王权政治下,对"圣王"的神性肯定与德性要求、道与势的冲突与调适,构成了儒家崇圣信仰的内在紧张。随着"圣王"理想的现实失落,儒家的"崇圣"信仰历史地落到"圣人"身上。  相似文献   
150.
王氏新学作为南方学术更具自由性、开放性,在疑经风气的影响下,它超越了传统儒学的狭隘性而融通三教,并转入对道德性命的形上探讨,作为其核心范畴的"道"也超越了儒学之"道"的伦理道德属性而成为具有自然性的终极本体。由此推衍出以"求利"为核心的变法实践,并形成与坚守传统儒学价值的旧党之间的持续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