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341篇
劳动科学   43篇
民族学   105篇
人才学   64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712篇
理论方法论   161篇
综合类   3717篇
社会学   522篇
统计学   16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635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511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随着我国报纸传媒的发展和都市报的崛起 ,都市报文化娱乐版显示出日益重要的地位。从总体上看 ,我国许多都市报的文化娱乐版办得是比较好的 ,在传播与建设社会先进文化等方面 ,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也有一些都市报的文化娱乐版在办报思想、办报方法和内容上 ,存在着雷同化、媚俗化、单一化、炒作化等误区。要走出这些误区 ,必须从端正办报思想、坚持正确导向 ,充实报道内容 ,做到雅俗共赏等几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52.
《边城》: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渲泄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摆脱城市文明的压力,是《边城》创作的根本动机。这一动机说明《边城》的创作是一种抵抗,它意味着怀念湘西,更意味着抗拒现代化。在价值的固守与拒绝之间,充满诗情画意的《边城》成了一座没有硝烟的反现代化的战斗堡垒。《边城》凄惨的收尾真实地展示了现代化潮流冲击下的传统社会崩溃的命运,及人性的必然要求和它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不可能实现的悲剧,它是唱给残败的湘西的挽歌。在一段轻柔、平和、明快的牧歌般的思乡曲之后,作家背叛了情感,摧毁了“边城”,归依了现代化潮流,撤出了这座废弃的反现代化堡垒而在作品中唱出了抑郁、伤感、凝重的旋律为湘西传统农业社会送葬,实际上宣告了无法抗拒的历史理性对与生俱来的民族情感的一次胜利,也昭示了中华民族捐弃前嫌,为着湘西的重造和民族的新生而热切地呼唤现代化的宁馨儿。“边城”中所有的一切是现代化必然要颠覆甚至是已经颠覆了的。这座毫无科学价值的反现代化堡垒的审美价值在于:它的美学光辉照亮了偏远的湘西边城,照亮了黯然逝去的传统社会,它还将照耀着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追求人性的复归,直到它永远--因为“现代化”与“反现代化”思潮的冲突的二重性模式永远持续到将来。  相似文献   
53.
54.
《北大学报》(社科版)创刊50年了,我同它交往也是50年了。我对《学报》而言有三重身份:读者、作者和编者。我从《学报》诞生以来就是它的忠实读者,它是我获得各种新鲜的学术信息的重要源泉之一。我也是从它的诞生之日起成了它的作者的。《学报》1955年第1期上刊登了金岳霖、汪子嵩、张世英三位先生和我共同撰写的文章。此后,除10年“文革”而外,我关于列宁的《辩证法的要素》的独创性理解,是20世纪60年代在《学报》上首先发表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在《学报》上发表了若干坚持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章,其中《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论文奖。80年代以来,我成了《学报》的编委,1987年成为副主编(当时负责实际编辑工作的是编辑部的同志们,主编、副主编实际是今天的编委会主任、副主任),1991年成为主编,后来改称编委会主任,直至今天。可见,50年来我同《学报》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仅如此,我还是在《学报》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成长的。当然,我所做的一些努力对《学报》的进步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这50年是我同《学报》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成长和前进的50年。  相似文献   
55.
北大学人     
程郁缀教授1950年生,江苏滨海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2004年4月起兼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1991年到1992年在日本大学文理学部访学一年,1996年到1997年在日本神户大学文学部讲学一年半。主要兼职有:中国韵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学研究》编委等。  相似文献   
56.
面对中国企业品牌管理能力较弱的现状,我们选择了直视.这种现状,不能成为中国本土品牌一而再、再而三为自身的成长付出高昂代价却胜绩寥寥的借口.正如我国著名品牌与营销广告专家翁向东所言:在竞争跃上新平台和入世后国际品牌虎狼环视的新挑战下,百年前义和团赤身搏洋枪的"经济版"不能重演!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数据库展示了 186种英文版中国科技期刊的刊名、出版单位、ISSN、创刊年、出版频率、分类情况 ,和它们被 Sci、 Ei收录情况 ,分析了绝大多数英文版中国科技期刊未能跻身国际信息主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8.
试析中国近代史上的俄文新闻传播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永华 《中州学刊》2006,(6):244-247
在华俄文新闻传播的历史扑朔迷离,内容庞杂,头绪万千。与其他在华外报相比,俄文报刊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寻找恰当的历史坐标、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进行准确的评析是一个难题。但通过对在华俄文新闻传播活动的特色进行总结,展示其在时间纵向上的来龙去脉和与历史大背景的横向关联,可以尽可能地探求其本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59.
60.
1858 年日本与欧美诸国先后缔结修好通商条约, 大体构建了日本与西方列强之间的近代条约 体系。 由此直到 1871 年 《中日修好条规》 签订, 在日中国人一直以 “无条约国民” 的身份生活在开港后的 日本。 为了寻求出路, 他们往往通过借用欧美商馆名义或受雇于欧美商馆等形式获得合法的居留和贸易权 利, 因身份而受到多重限制和双重管理是当时在日中国人所面临的现实处境。 通过对这一时段在日中国人的 生存状况及其管理问题的历史考察, 既可加深对日本华侨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其历史作用的理解, 也可为深入 研究近代中日关系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