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5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9篇
人才学   31篇
丛书文集   204篇
理论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563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1.
象来街从前确曾有象来老虎洞从来未曾养过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来街从前确曾有象来在北京的地名中,有许多很有趣味,能顾名思义.例如,象来街,一听其名,兴许就会想到,这个历史悠久的街名,同养象、驯象、洗象、演象等有关.历史上确实如此.  相似文献   
12.
康生 《小康生活》2005,(3):67-68
这是一种高贵的鲜花,它在丹麦奥胡斯生长了15至17年,2004年12月17日,它被命名为“辛德贝格黄玫瑰”;命名活动发起者是安德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见证人辛德贝格的外甥女。对于命名,她认为“这将是纪念和引起对那场可怕大屠杀关注的又一种办法”(据《现代快报》)。我把这件事视为“鲜花铭记”。  相似文献   
13.
苏州古称勾吴,亦称工吴、句吴、攻吴、姑苏。约公元前11世纪,泰伯、仲雍自陕西“南奔”,建立勾吴,其后裔被周武王封为吴伯。其南奔路线,最有可能取“商於古道”,奔至今江苏晋江市一带筑城族居,后与古越部落融合,创造了文明程度不亚于中原文化且具地域特色的“湖熟文化”。吴国建都后,不断向东南迁徙,最终定都于姑苏(今苏州古城)。姑苏之“苏”,极可能为越语城邑台、宫地名。秦置会稽郡,治吴县,后有吴州、苏州之称,皆有历史文化渊源可考。  相似文献   
14.
云南的政区地名始于西汉中期,此后一直处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汉代至魏晋南北朝,其大体上呈延续发展的情形,相对稳定而又逐渐变化,各朝代相对于前代都有数量不等的一些增减,改易也时有发生。隋至唐前期,一种基本上是全新的政区格局经两个王朝前后相继的积极经营而建立起来,从而诞生了一个新的政区地名组群,将云南政区地名的发展史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唐代以来的政区地名在这一阶段经历了整体性的、大幅度的更迭。导致这一次大变迁的原因,一是云南各地部族分化状况的较大变化,二是羁縻政区制在云南地区的普遍推行,三是隋唐政区层级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姓氏是人类在实践和认知中分类的分类系统,是一种分类的文化载体。姓氏体现着人类的社会属性。生产生活需要分类,交流思想需要分类,互通感情也需要分类,因此,姓氏具有丰富的社会底蕴和重要的社会功能。命名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活动,也不是纯客观的活动,而是"地天通"的活动,要同时涉及形物、心智和交流这三个要素,要涉及语言材料、语义系统和命名过程这三个方面。姓名是一种记忆形式,是一座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江苏“随园菜”与北京“谭家菜”、山东“孔府菜”并称为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官府菜,其中的“随园菜”得名于江苏历史名人,清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袁枚的饮食文化著作《随园食单》。采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随园食单》中菜品名称的音节数目、组成结构、命名特点等,以挖掘江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远古西域有语言而无文字,西域最早文字记录为汉文,现存最早文献为汉文献,而西域地名演变牵涉到历史周期和政权的演变,以及政治地缘学。该文通过对西域汉语地名的考察,进一步深化了对西域历史文化走向及价值的研究,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认识,且对当代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施立学 《人才瞭望》2014,(12):62-62
满族的文化风俗,千百年来融入东北许多民族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礼仪及游艺、竞技中。显性的满语运用与教学,有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和新疆察布察尔及各地大大小小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满语学习班。隐性的满语除刻印于千千万万东北的山川村落,成了满语地名外,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黄小娅 《人才瞭望》2014,(10):51-51
“芙蓉沙”是广州原芳村区最古老的地名,据说得名于南越王赵佗。当年那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赵佗率群臣登上越王岗,遥望海中浮出的几个小岛,觉其状如出水芙蓉,即将其命名为“芙蓉沙”。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赵佗孙太子到芙蓉沙避难”的传说。  相似文献   
20.
以《新中国出土墓志·重庆卷》中重庆出土的历代墓志为语料,对墓志中所见重庆地名(包括乡、镇、街道、山、水、寺庙等)进行整理与考证,然后对其进行语言、文字、历史、文化(包括图腾崇拜、姓氏、避讳、宗教、社会心理等)等方面的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