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90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56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本文通过回顾30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未来走向,讨论对学科发展至为重要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科交叉是历史地理学前进的必由之路,历史人文地理与历史自然地理不可偏废,传统研究要与新技术运用相结合,要善于从现实需要探讨历史地理的重大问题,并用科学研究成果为现实服务,并就区域研究的价值与方法提出具体的看法。  相似文献   
23.
郑天挺在1923年至1934年间主要讲授世界人文地理和古代地理学,并刊出两部讲义:《古地理学要略》和《世界人文地理讲义》。同时,他是最早对《禹贡》进行全文释读的学者之一,对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基本问题都有涉猎,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发展史上应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在西南联大期间,郑天挺一度以撰写《南诏书》为目标,研读西南史地书籍;采用以音证史的方法,撰写西藏史相关的论文,批驳当时国际上的有关谬说,显示出其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国际学术视野;积极参与云南地方史志事务,开展学术演讲,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即便在"文革"期间撰写丝绸之路的文章,他也坚持以史料为基础,针对国际学术界相关动向,提出新说。对郑天挺历史地理学方面成就的梳理,既有助于全面认识郑天挺的学术成就,也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4.
关于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和学术渊源,中国学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形成了两类典型的叙述.在此基础上,值得进一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看待国外环境史的引入以及此前中国学界许多领域所涉及的相关研究对于当前中国环境史学科建构的意义.如果说,国外环境史成果为我们展示了构建环境史学科框架的蓝图,那么,中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则为我们提供了建设中国环境史学科的基石和砖瓦.迄今,中国环境史学科大厦尚处于设计之中,其建设必将是一项巨大、艰辛的工程.  相似文献   
25.
文学地理学是中国本土化学科,其学科建立的意义在于以中国声音传达在以批判传统文学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对于文学、文学理论研究的积极开拓,然这尚处于起步阶段,并且由于对“文学地理“这一核心概念理论界定不清,而直接导致了文学地理学系统建构的盲点与困难.为此,回归中国古代资源,从人-地及其关系-文学地理-文学地理学、地理-作家-文学-地理两个关系范式来寻求这一问题的解答显然具有研究的学理性和学科发展的亟需性.  相似文献   
26.
本刊致力于刊发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葛剑雄教授是本刊的老作者,一直很关心本刊的发展。由于这样的关系,今年我们开辟"名家访谈"这个栏目,承蒙葛教授厚爱,答应接受本刊的专访。事实上,这次采访计划酝酿了很长时间,但由于葛教授工作十分繁忙,一直抽不出时间。直到今年2月13日的下午,在新学期即将来临的静谧的  相似文献   
27.
"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首先从人类学意义上讨论了"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认为所谓"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不同地域内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其中,体现群体人格的深层次文化是判断地域文化差异性的主要依据之一.其次,从研究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讨论了地域文化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方法,认为地域文化研究应当属于人文地理学范畴,它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化空间组合的文化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边缘学科.对地域文化的研究,既要涉及文化学的方法,又要借助地理学的手段.  相似文献   
28.
空间经济学概念及其前沿——新经济地理学发展脉络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相关文献提出并论证了以下观点:空间经济学是所有与空间雏度有关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在空间维度基础上的融合,新经济地理学是空间经济学的一个主要的最前沿的分支学科.在此基础上,论文梳理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并通过这一过程评述其基本思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张光英 《东南学术》2011,(6):273-283
地理学方法对文学作品作出地理空间解读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尝试阶段,尽管国际地理学研究领域有段义孚等已经做了有益的开拓性研究。本文在国内首次运用时间地理学研究理论,通过地理学空间的阅读试验,尝试把新人文地理的视角引向文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文学作品文本的研究,也把文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文本文学视角的研究引向新人文地理的世界。时间地理学把人放在时间、空间中考虑,在时间地理学研究框架下,活动被作为一种常规发生的习惯行为来研究,强调了移动在行为空间中的重要性。研究认为:在传统的小说文本研究领域,关于小说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分析往往是站在全知全能的角度来分析其一般特征,掩盖了作者赋予的小说核心人物个体活动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借鉴时间地理学的活动路径的研究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有助于从个人生活层次上确认小说核心人物活动空间结构分化的阶段,从而认识小说人物行为空间的形成。结合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对小说文本中人物时空间的研究是今后人文地理学学科拓展研究视野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0.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地理学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角度解释区域发展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现实解释力。沿用其分析框架,本文构建包括基本公共服务部门的2×3×3结构的NEG模型。从边缘区域的角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直接提升区域效用水平,从而成为促使区域格局由聚集到分散的重要力量。分散均衡使稳定性均衡成为可能,决定了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遵循"集中与分散并存,动态演进至全国均衡"的演进机制,并沿着类似"8"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路径,最终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为美丽中国建设描绘了广阔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