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98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800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114篇
人才学   158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1259篇
理论方法论   238篇
综合类   2931篇
社会学   360篇
统计学   41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176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全员创新提升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国内外全员创新实践的回顾以及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支撑全员创新的全要素创新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大样本问卷分析,揭示了全员创新实施所缺失的创新要素:创新文化、信息系统和组织结构扁平化.针对这三种创新要素的缺失,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结合国内外大企业全员创新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中小企业实施全员创新的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2.
133.
134.
135.
市场分割问题仍严重影响着中国地区间资源配置效率乃至TFP.利用文中提出的测算模型及1992-2015年省级层面数据,测算结果显示:省际资源错配导致TFP年均损失9.71%,其中劳动错配导致TFP损失8.62%,资本错配导致TFP损失0.86%,劳动错配程度远高于资本错配;2003年以来劳动错配程度一直在逐年缓解,而2008年后中国资本错配程度却在逐年加重.对各省要素投入过度或不足程度的分析发现,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要素投入相对过度,而东南及环渤海地区却相对不足,尤其是劳动投入;虽然省际劳动配置效率在逐年提高,但截至2015年中西部仍相对存在50%的过多劳动投入,而东南及环渤海地区却存在着40%的缺口.  相似文献   
136.
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繁荣农村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在当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分析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深入剖析农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深层原因,从制度改革的层面提出系统的优化路径,对我国农村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7.
汪伟  潘孝挺 《统计研究》2015,32(5):26-31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并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作为金融要素市场化的代理指标,分析了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金融要素扭曲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都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具有异质性,相比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的创新活动受金融要素扭曲的抑制作用更大。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对金融要素的扭曲的敏感性要高于大型企业,在过程创新中,金融要素扭曲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更大,但在产品创新过程中,金融要素的扭曲的对大型企业的影响则更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金融要素扭曲对经济增长有负面的影响的来自企业创新的微观证据。因此,全面推进的金融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从而为国家经济转型提供持续创新与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8.
正自1988年以来,我国相继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这些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同时,每个省根据自己的情况又相继建立了省级、市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将近十余年的时间里,这些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发展成为国家、地区的技术科技  相似文献   
139.
文章以国家高新区的设立为准自然试验,基于2001—2019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数据,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设立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绩效,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集聚是国家高新区发挥创新效应的重要途径,国家高新区通过创新人才集聚和创新资本集聚两种渠道助力区域创新。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政策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设立国家高新区对相邻城市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0.
韩坚 《学术交流》2008,42(1):93-96
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制约或促进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工业生产中已融入了越来越多的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工业生产过程中中间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增加,使生产性服务业和工业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服务业和工业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密切.在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关系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的计量分析,从产业层次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确实促进我国工业的增长.国外工业发展过程中信息服务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改进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效率上,因此,要通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来实现新型工业化,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