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3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1033篇
劳动科学   42篇
民族学   148篇
人才学   201篇
人口学   45篇
丛书文集   1589篇
理论方法论   298篇
综合类   3648篇
社会学   440篇
统计学   517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307篇
  2022年   283篇
  2021年   345篇
  2020年   298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212篇
  2015年   290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518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571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307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夏野 《北方论丛》2017,(6):59-64
在波伏娃的小说中,作者注重设置不同的空间类型:媒介空间、地理空间和身体空间,三种空间类型分别体现了人类自我谋划意义、结构性的意义和性别道德性的意义.并且通过不同类型空间的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个体生存的具体存在境遇,体现了波伏娃介入现实的存在主义伦理姿态,获得了一种介入性的存在主义意蕴,表达了作者对个体存在模糊性和道德性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2.
酒类地理标志权的权属性质在法律界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地理标志权权利主体的范围及权利主体的权利类型更是莫衷一是.本文拟从地理标志的产生、发展及法律确权过程入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3.
"最小思维过程单元"及思维科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物质科学深入到基本粒子世界、生命科学深入到分子水平的高科技年代,成熟的学科一般都有其基本的最小研究对象,但目前思维科学尚缺少自己的最小研究对象.思维科学中的"基本粒子"最小研究对象--"最小思维过程单元"及其相应的思维旋回的提出,不但为思维学科的建立创造了一定条件,而且通过对其中所含的五个思维过程要素的排列组合分析,提出了15种、也是仅有的15种创造性思维引发机制.教学实践表明思维过程旋回中15种机制,即是分层次地、由浅入深地、全面系统地培养训练人们创造性思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4.
《战国策》作为战国典籍,在思维上具有发散特征,主张注重对形势的顺应和改造,言辞上磅礴恣肆,较之战国时代其他典籍,有着鲜明的个性特色。作者由《战国策》4种“势”的情况中的地势,引出了“地理势能”这个新概念,认为地理的分裂造成了这种潜在的蓄势力量,从而形成了战国中的外交合和力与张力,对策士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影响,并因此造就了《战国策》中的一系列特征。同时还分析了地理势能与4种“势”的关系,其中地理势能与时势、事势是并向的,与人势是对向的。  相似文献   
145.
戴震(1724-1777)字东原,休宁隆阜(今属黄山市屯溪区)人,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科学家,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不但在哲学、音韵、训诂方面有重要贡献,而且对数学、天文、地理等方面亦造诣很深,成为一代考据大师,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逝世后埋葬在今日商山乡双桥村境内的几山头,“龙飞嘉庆十八年岁次酉仲冬月”(即1814年)虽时隔190余年  相似文献   
146.
透过他者的眼睛看自己——一八九四,莫理循中国西南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举 《社会科学论坛》2011,(7):182-190,213
本文通过对莫理循1894年中国西南旅行见闻的细读,以发现一百多年前中国底层社会的真实生态。文中分别涉及鸦片问题、阿Q问题、生存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又都可以最终落脚到地理条件的恶劣和特殊上。文章最后强调了"技术"因素在改变历史和现实的困境方面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7.
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本文选取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生产效率演进进行了研究。通过对1978—2003年分省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东部地区的生产效率最高,其次是中部和西部。(2)各地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但地区间差异基本保持不变。(3)国有化程度和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对生产效率有负面影响。出口占GDP的比重、初始人力资本对生产效率有正面影响。(4)国有企业比重、财政支出比重和出口比重越高,生产的不确定性越高。初始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生产的不确定性越低。相对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生产不确定性较高,西部较低。(5)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主要由技术进步率决定,而且从1990年代中期以后有所下降。对生产效率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48.
赵捷 《阴山学刊》2007,21(1):105-107
本文从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分析了目前高师中学地理教学法课程存在的问题,就高师中教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教材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较具体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49.
本文以幸福指数为分析工具,对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干部群体、国有企业管理者群体、知识分子群体、新兴群体和城市贫困群体等七个社会群体的主观生活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就本次调查来看:除城市贫困群体外,所考察的其他六个社会群体的总体幸福指数均高于理论均值.不同群体间主观生活质量存在差异,并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主观生活质量所存在的群体差异,集中体现了社会变革中不同群体利益的实现状况.主观幸福感的构成要素对自评幸福感所发挥的作用存在群体差异.当前,知足充裕体验、自我接受体验、心态平衡体验和家庭氛围体验对七个社会群体的自评幸福感普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0.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命题不仅在知识学中有效,而且也在与人类心智有关的其他领域起作用.这里讨论的民族心智和文化差异,便与康德的这一命题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威廉·洪堡关于各种具体语言以及在它们之后隐蔽地发挥作用的共同语言结构的设想有关.其设想后来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中得到发展.这个问题揭示出各种文化与世界观体系的差异性,这里则首先归结为:在作为民族心智和文化差异的各种不同世界观的背后,是否可能存在着一个先天的、为人类社会所共有的普遍世界观体系,它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最基本要素或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