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2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3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24篇 |
人才学 | 13篇 |
人口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274篇 |
理论方法论 | 25篇 |
综合类 | 871篇 |
社会学 | 50篇 |
统计学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6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81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112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62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朱子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1):24-29
众所周知,观音形相一般都以女性出现,但它的原型却是男性相。观音何时变性?为何能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信仰,顶礼膜拜?其怎样适应中国的儒家文化,变成了中国化的女神? 相似文献
102.
103.
文章研究了多个样本轨道的连续时间的线性预测问题,得到了最优线性预测所要满足的正则方程及其均方误差,并把之应用到RBNS的厘定中来,该方法具有成本低、费时少、在实务中可操作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4.
105.
西方哲学在 2 0世纪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使中国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政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哲学从传统的经、史、子学发展成为足以与西方哲学对话的现代学科 ;中国人从在封建专制社会形成的依附性十足的“东亚病夫”转变成为自主自立并与西方人平起平坐的东方巨人 ;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且濒临灭亡的农业国发展成为进入小康水平并向现代化迈进的东方大国。这一切变化除了靠中国人自己的努力之外 ,西方哲学也起了不可或缺的催化、启蒙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沈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2(3)
现行刑事犯罪司法追究过程要求亲亲互证,这与我国自古以来重亲情人伦的社会传统不太吻合.本文认为,刑诉法应借鉴中国古代“亲亲相隐”的法律思想及外国立法中的类似规定,并从“容隐权”的性质、近亲属主体的范围及限制罪种的适用等方面重建“亲亲相隐”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7.
沈涛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10-113
现行刑事犯罪司法追究过程要求亲亲互证,这与我国自古以来重亲情人伦的社会传统不太吻合。本文认为,刑诉法应借鉴中国古代"亲亲相隐"的法律思想及外国立法中的类似规定,并从"容隐权"的性质、近亲属主体的范围及限制罪种的适用等方面重建"亲亲相隐"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8.
王燕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30-32
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和伦理原则,在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主要是由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等级制度决定的。该制度从自然伦理层面看,体现了对人性的尊重;从社会伦理层面看,体现了经权相济的思想。亲亲相隐制度对我国建立现代的法治社会和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特拉伊宁的犯罪构成理论及其对苏俄刑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拉伊宁的刑法思想经历了从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向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刑法理论的转变过程。他以唯物主义哲学为根据,从批判资本主义犯罪构成的"客观结构"和"主观结构"的缺陷入手,提出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在该理论中,犯罪构成被看作是犯罪事实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该理论在苏俄刑法中的具体运用,犯罪构成成为苏俄刑法刑事责任认定的唯一根据,并最终促成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苏俄刑法中的确立。 相似文献
110.
中国传统的"亲亲相隐"亲情伦理立法与西方现代法律中的亲属权利立法有相通之处,但也有本质差异。遗憾的是,我国现行法律在否定"亲亲相隐"的亲情伦理立法以后,却没有确立现代法律中共通的亲属权利立法原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双重断裂,导致诸多尴尬和悲剧。"亲亲相隐"制度对确立我国的现代亲属权利制度具有启发,但其转化重构是有所取舍的。我们需要从以家庭为本的亲情伦理立法到确认以人为本的家属权利立法,实现传统法的转化创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