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4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1938篇
劳动科学   394篇
民族学   92篇
人才学   191篇
人口学   252篇
丛书文集   1857篇
理论方法论   490篇
综合类   3587篇
社会学   568篇
统计学   1658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30篇
  2014年   755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830篇
  2011年   974篇
  2010年   835篇
  2009年   680篇
  2008年   896篇
  2007年   678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477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358篇
  2002年   295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21.
利用2002—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城市化、高等教育扩张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城市化对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当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时,地区收入差距扩大;高等教育扩张对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不同地区结果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普遍较高,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而高等教育扩张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中部地区的结果与东部地区的结果基本一致.相比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其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缩小,而高等教育扩张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从合理推进城市化和高等教育扩张两个角度提出四个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剧增,其内部的收入差距现象也逐渐出现。基于2015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取Oaxaca-Blinder分解和基于RIF回归的分解探究了不同户籍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发现相对于性别、年龄等其他变量而言,教育对流动人口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表现为教育的价格效应与结构效应都扩大了收入差距,且前者是最主要的因素,尤其体现在第90分位点,暗含着城乡流动人口的收入差距主要由教育的高回报率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按照不同年份、年龄以及地区进行划分后的结果各异,但是教育价格效应依然较大。这说明,城乡教育资源发生扭曲的结果只是使得城镇常住人口获得更多了优质教育资源,接受了更多教育。城镇常住人口具有更强的社会网络和城乡教育资源是发生扭曲的并列原因。基于此结果,政府应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保障教育资源均衡化,加大扶持偏远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农村流动人口也应通过职业培训或继续教育等形式增强自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3.
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规模和特征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回顾和评述现有各种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全球所有国家收入中位数的67%~200%作为定义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上下限。研究发现,近些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逐渐提高,从2002年的10%上升到2016年的28.9%,这主要源于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要扩大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保持中高速增长至关重要,政策的重点是提“低”而不是限“高”,同时要防范现有的中等收入群体跌落为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性收入,储蓄率偏高,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下限附近分布着规模客观的低收入者,他们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潜在来源,应是政策瞄准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24.
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48%,农村居民为6.92%,城市居民为13.80%;东部地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2.81%,西部地区为6.93%,中部地区为7.10%;女性健康素养水平为9.73%,男性为9.23%.以知、信、行为导向,城乡居民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素养为20.42%、基本技能素养为12.47%、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为10.62%.以健康问题为导向,城乡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11.59%、传染病防治素养17.12%、基本医疗素养8.30%、安全与急救素养43.53%、科学健康观素养32.12%和健康信息素养18.46%.调查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存在城乡、地区和人群差异.  相似文献   
125.
美国产业工资集体谈判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演变说明,不仅制度因素,市场因素更直接影响产业工资集体谈判实效。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部分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制约着产业工资集体协商达到普遍改善雇员企业收入分配地位的目标。面对民营企业雇员集体诉求的增加,政府和总工会应分类协调,寻找协调民营企业集体劳动关系的务实路径,慎重地以行政力量推进产业(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相似文献   
126.
文章首先阐释了消费过度敏感性理论的内涵,然后运用2002~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五个不同收入组的年度数据,采用Panel Data可变参数模型测算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程度.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组均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随着收入层次的提高逐渐下降.在引入财政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两个政府财政支出变量后,发现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所有收入层次的消费过度敏感性系数,而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则相反,提高了敏感性系数,而且二者对敏感性的影响都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层次的提高而下降,随后文中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27.
文章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7-2013年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来源收入对农村居民分项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各分项消费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工资性收入的消费释放效应整体上优于家庭经营纯收入.同时,转移性收入对各分项消费支出的刺激效果更为明显,财产性收入对部分发展型、享受型消费的拉动效应突出.  相似文献   
128.
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己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探寻解决的办法已成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29.
正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全院无菌物品的生产和供应部门,做好成本管理十分重要。CSSD的基本流程是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的检查与保养、包装、灭菌、无菌物品的储存、发放。每一环节成本核算、控制、分析都颇为重要,为实现正确核算运行和生产成本,合理控制成本支出,应按照医院科室全成本核算原则,兼顾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可控性,按照CSSD的相应流程,制定每件低值易耗品的科室可承担成本、进而分析控制,得以管理。  相似文献   
130.
<正>人社基层服务平台是连接人社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是做好就业、社保、劳动监察等工作的重要依托,也是展现人社系统工作人员精神面貌的重要窗口。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就统筹做好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对基层公共服务提出了"均等化"新要求。江苏省常州市在"十二五"人社事业发展规划中重点部署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层平台建设工作,要求到2015年基本实现"15分钟公共服务圈",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为此,武进区人社局主动顺应形势发展,确定"重心前移、业务下沉"的基本思路,以人民群众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