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179篇
  免费   1847篇
  国内免费   628篇
管理学   9674篇
劳动科学   960篇
民族学   6498篇
人才学   2264篇
人口学   726篇
丛书文集   26805篇
理论方法论   4903篇
综合类   52430篇
社会学   8186篇
统计学   1208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949篇
  2023年   1949篇
  2022年   1890篇
  2021年   2551篇
  2020年   2220篇
  2019年   2470篇
  2018年   947篇
  2017年   1757篇
  2016年   2421篇
  2015年   3583篇
  2014年   7741篇
  2013年   7302篇
  2012年   8137篇
  2011年   8302篇
  2010年   7778篇
  2009年   7906篇
  2008年   8533篇
  2007年   6604篇
  2006年   5652篇
  2005年   5091篇
  2004年   4736篇
  2003年   4188篇
  2002年   3297篇
  2001年   2831篇
  2000年   2023篇
  1999年   987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461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朱子升配十哲之列,朱子学备受尊崇。及至清中晚期,理学内部的道统问题基本解决,程朱陆王之学乃以调和的姿态共同对付来自理学之外的学术冲击成为主流。随着清中晚期乾嘉汉学的兴起与消长、西学的渗透与冲击,理学士人更是会通汉学与宋学,程朱陆王学术融合成为主流。不过,这种“融合”却多从形式上会通,而少有理论内涵上的创新。程朱陆王论争问题的重点已不再以是否“正统”为主要内容,而是转变成了纯学术方法论的问题,注重以不同的方法、范式来表达自我,回归朱陆文本元典。同样的,在十九世纪后期以至近现代朱子学时期,虽然程朱陆王论争问题成为学界一再提及的话题,但这时对于程朱陆王学术思想的辨析基本都与方法之变有关,并没有太多关于其学术内涵本质性差异的讨论。  相似文献   
992.
李白诗歌用典的诗学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白以典故的活用疏通文化密度的淤积,充分发挥了一个天才诗人的主体性。典故的选择,实际上是携带着现实的感触,寻找历史的相似性。李白写边塞豪情和宫中行乐,多用汉朝典故,安史之乱后,李白诗选用的典故系列发生明显变化,所选多为战国典、楚汉相争典,以及五胡十六国、永嘉南渡典。他用这些典故所携带的历史相似点,描写战乱流离,以及在各派政治力量相争中为奇才脱颖而出所提供的历史机遇。写个人游历和身世的时候,也多遵循这一原则:写山水留连和诗酒风流,多用六朝名士典故;写流放飘零之悲,则多用屈原、贾谊的典故。他活用典故的方法多姿多彩,精于取舍,讲究正反,巧作分合,善用流密,用典的方式五花八门,正用、反用,明用、暗用,翻过一面用和充满悖论地用。在如此丰富奇幻的用典方式中,超集码的汉字文化网络被牵动和激活,被拆解和重组,从而使再生文化现象的用典在形式上出现许多原创的功能。这种典故的拆解和重组,剖分和联缀,在李白诗歌中表现得异常复杂,把诗人的心灵感受,渗入于典故语言的超集码性,成为增加文化密度的一种审美谋略。李白诗歌用典的操作充满着试验性,试验性乃是创造性,若干试验的夹生,并不影响李白诗的总体成就,反而映衬出他敢于创造的胆识。  相似文献   
993.
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孕育出近代科学的争论,并没有抓住科学与文化的关键问题,同样,马克思在科学问题上的独特见解长期以来也没有得到切实的把握.从马克思对科学的独特理解看,过分强调科学的功利性、不适当地强调思想的统一性,是中国近代以来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存在的痼疾.在当前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的过程中,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务必要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94.
程雁雷  宋宏 《学术界》2012,(2):16-28
The academic community now increasingly appeals for and researches on optimizing Culture Industry Legislation in China,but scholars are debating on some important issues. The paper w ill be focused on the necessity,purpose of adjustment,feasibility,design and some other aw areness issues and propose some relevant view points. ( 1) Culture Industry Legislation has many draw - backs and lags behind the grow th,so w e should accelerate the progres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2) the purpose of legislation is to manage and regulate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culture  相似文献   
995.
方东华 《浙江社会科学》2012,(6):144-148,161
本文在阐述网络文化异化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文化异化现象的五种表现形态,剖析了关于网络文化异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并从个人、技术和社会诸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96.
文化认同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和现象,往往是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建构并完成的.电视广告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大众化文化传播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营造出一种文化语境.其中,传统文化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而在电视广告的创意和表现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原生态和次原生态两种文化形态.对这一问题加强探讨,有利于更好地挖掘传统文化精华,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997.
虽然第三代陕西作家们在小说的写作风格、创作主题等方面都各有特色,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可寻到一个共同的脉络,那就是独特的语言魅力.其中深具口语化色彩的叠音字的运用、各种带有地域特色的名词、动词的运用以及形象的民间熟语的运用等,都令其作品达到了方言、地域文化和修辞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呈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98.
充分利用山东的文化资源,通过美术创作传承培育新时期的山东精神,推动形成"齐鲁画派"是一项长期浩大的文化工程。应该从历史角度审视,从画家创作着眼,从艺术风格研究,从美术作品出发,进行全面探讨,达成当代意义上的认同与共鸣,共同探求推动形成齐鲁画派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选取以藏、汉、回三个民族为主要聚居人群的甘肃省甘南藏区临潭县为例,以“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的弱势表述,也就是语言相对论为理论参照,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方言中泛指现象的分析,结合语言相对论的论点,就西北藏区汉语地方方言与地方文化,以及区域范围内人群的共有思维模式之间的关联做出简要论证,并通过语言现象分析对语言相对理论进行实证和扬弃,找出西北藏区汉语方言使用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1000.
文化地理学旨在考察不同地理环境与文化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视角丰富了文学批评中的文本空间及其意义:一方面,自然地理不仅仅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景,而且景观本身也成为可以阐释的文本,蕴含了集形态、表征和意义为一体的文化政治命题;另一方面,文学在世界不同地理区域的传播会产生形态和内容上的流变,使同一文学流派在不同区域的文学作品中获得了独特的呈现方式。关注文化地理视角下的文本空间,将有助于体察文艺作品与人类社会和群体生活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拓宽文艺批评的材料来源和分析范围,从而更有效地洞悉文艺作品的意义生产机制和流变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