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96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90篇
管理学   5169篇
劳动科学   275篇
民族学   665篇
人才学   688篇
人口学   392篇
丛书文集   4608篇
理论方法论   1492篇
综合类   11115篇
社会学   4489篇
统计学   1195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364篇
  2021年   484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627篇
  2015年   919篇
  2014年   2484篇
  2013年   2020篇
  2012年   2426篇
  2011年   2801篇
  2010年   2583篇
  2009年   2453篇
  2008年   2391篇
  2007年   1679篇
  2006年   1320篇
  2005年   1237篇
  2004年   1058篇
  2003年   896篇
  2002年   821篇
  2001年   630篇
  2000年   414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992.
993.
始兴满堂大围从建筑学、社会学、历史学、军事学等领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使用自身形体语言,再现了历史的原貌,为世人了解和研究客家建筑风格和文化价值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通过对满堂大围的建筑特色与美学价值来展现客家人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994.
民国时期,受西方婚姻观念和习俗的影响,中国城市居民的婚姻观念,特别是年青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家长与子女婚姻观念转变的不同步、男女转型的不同步,加之女子社会地位和觉悟程度的一定提高,一部分女性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以结束自己不幸的婚姻,从而使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纠纷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95.
省域经济洼地地区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和关键区域。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从战略角度审视淮安建设成为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意义和基础,并提出淮安在区域经济和流域经济层面上两个维度的发展定位和三个方向的发展路径。通过纵向融入京沪高铁和京杭运河两条复合发展轴,横向建设淮河流域生态经济带,打造苏皖在江北地区的跨界合作示范区等战略,推动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建设和省域经济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6.
数字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考察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的影响,对推动江西省经济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1—2021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直接效应模型、间接效应模型和PSM-DID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碳减排的内在机理,深入分析了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吉安市和抚州市5个低碳试点城市的碳减排效应,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商业魅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减排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碳减排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碳减排;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减排作用更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总体上显著促进了碳减排。  相似文献   
997.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指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重点分析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目标管理、技术协调和成本控制等问题,从影响建筑工程项目因素的角度,探讨了应把成本、质量、服务作为整体系统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98.
在现代社会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日益严峻的复合型灾害风险,使得传统城市安全治理体系与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韧性治理理念逐渐引起重视。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具有健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跨部门合作与协调、公众参与及社会创新、敏锐的风险识别力,以及快速的环境适应和恢复能力等特征。我国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面临城市建设规划有待升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有待优化、城市承载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应升级建设规划,优化韧性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基础设施韧性,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强经济和社会韧性,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以建立完善的韧性城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99.
在城市应急管理中,强化城市的“承灾能力”和“自恢复能力”,有利于完善现代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从“韧性城市”理论的视角,分析传统城市应急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在事前预测预警能力、事中处置应对能力和事后恢复重建能力上面临的新问题:应急预警能力有待提高、应急处置措施有待改进、协同应对能力有待加强。我们应抓住人工智能时代科技发展的新机遇,努力做到智能化的预测预警及应急响应,全过程的实时感知及趋势分析,多方面的协同应对与恢复重建,以提高城市应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供给侧改革“以人为本”的理论逻辑主线与城市社区治理和服务供给中“提升居民满意度、获得感与幸福感”的价值指向是相契合的,因此它是检视城市社区治理成效、推动治理转型的新视角。首先,在供给侧改革思路下发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存在供需结构失衡、决策主体单一、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其次,以社区居民需求的意愿识别、需求管理、成效评估为线索,建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型。最后,提出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更扎实的主体保障、制度保障和技术保障,以服务促治理是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城市社区治理转型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