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576篇
劳动科学   34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107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643篇
理论方法论   194篇
综合类   1774篇
社会学   304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33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103.
104.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部工作都要靠坚强的组织体系去实现去完成。所以,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时代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基层组织同样会呈现新问题面临新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明确提出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全面地分析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点以及提出背后的深刻原因,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求侧"发力,针对性地为这一建设重点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5.
106.
近年来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更加凸现。重庆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如何发掘、保护、开发、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 ,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 ,使之在提高重庆综合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问题 ,似应引起社会各界更加广泛的重视。为此 ,从问题的提出、悠久的发展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塑造“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思考与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7.
中国建设21世纪海洋强国,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掘海洋文化发展力,从而提升当代中国的海洋文化自觉,在世界文化舞台上取得主动权和话语权.海洋文化的发展力体现为文化和谐力、文化包容力、文化开拓力、文化创新力四位一体的整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五通”中最难的是民心相通,只有文化包容才能带动民心相通.当代中国海洋文化正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资本,海洋文化发展力成为助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智力支持和内生力量.实践路径包括:保护海洋文化遗产,培育全民海洋意识;借鉴其他文化优长,促进多元文化交融;发掘海洋文化潜能,发展海洋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08.
生态系统管理为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的针对生态保护的系统复合手段的运用。由于该思想针对的是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因此经济学尤其是生态经济学的成果极大推动和指导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从经济与环境“潜在一致的领域”,使生态系统管理成为现代经济发展必要手段;本文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生态系统管理在经济学支持下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第一,综合国力包含生态力概念,实施了生态系统管理才能提升生态力的经济价值;第二,生态系统管理追求生态资产管理与增值;第三,生态系统管理仰赖生态核算的检验;第四,生态系统管理依托生态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相似文献   
109.
“geliable(给力的)”是新兴的“中式英语”词汇。“中式英语”的构词法包括新造词、拼缀法、嵌入法、合成法和词缀法。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网络等现代媒体的传播和社会的认同是“中式英语’’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式英语”具有生动贴切、联想丰富、简练明确、通俗易懂的语义特点。以geliable(给力的)为代表的部分“中式英语”具有“走下网络,融入社会”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10.
从民事诉讼的角度浅谈既判力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判力理论是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之一,在诉讼的实体和程序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却经受了长期的冷遇,在立法和实践方面都遇到了很多困难。本文主要从既判力的相关概念、既判力在我国的困境以及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