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20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4434篇
劳动科学   221篇
民族学   520篇
人才学   464篇
人口学   409篇
丛书文集   4457篇
理论方法论   1429篇
综合类   9605篇
社会学   4023篇
统计学   1132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412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381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793篇
  2014年   2097篇
  2013年   1697篇
  2012年   2096篇
  2011年   2405篇
  2010年   2228篇
  2009年   2018篇
  2008年   2064篇
  2007年   1498篇
  2006年   1196篇
  2005年   1127篇
  2004年   946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766篇
  2001年   570篇
  2000年   352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数字经济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支撑。考察数字经济对碳减排的影响,对推动江西省经济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1—2021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平衡面板数据,构建直接效应模型、间接效应模型和PSM-DID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促进碳减排的内在机理,深入分析了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吉安市和抚州市5个低碳试点城市的碳减排效应,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商业魅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减排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碳减排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碳减排;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碳减排作用更显著;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总体上显著促进了碳减排。  相似文献   
72.
马洁云  郑艳  周泽宇 《城市》2021,(1):72-79
西咸新区是我国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于2017年入选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通过开展气候变化脆弱性评估、 分析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潜在风险,对西咸新区组织机制建设、 提升城市气候韧性和宜居性的生态建设、 开展海绵城市和地下管廊城市等协同试点建设、 提升气候防护的科技支撑能力、 创新气候投融资途...  相似文献   
73.
城市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城市政府为城市社会提供的最主要的公共产品之一。传统理念和体制下,城市管理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效率十分低下,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形势。在现代公共管理及公共产品供给理论框架内考察城市管理,不失为一种新的视角,是探索城市政府职能转变、城市管理体制创新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改善城市政府治理能力,整体推进城市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4.
王印传  崔欣 《城市》2019,(3):41-46
笔者从经济学视角探究省际中心城市经济职能向临近省份嵌入,提出了嵌入势差和嵌入性优势,探讨了双方收益分割。笔者把嵌入过程分为嵌入性优势形成阶段、嵌入阶段、脱嵌阶段和再嵌入阶段四个阶段,通过阶段的划分揭示了发达省份与邻近落后省份之间的一种经济联系。以北京企业嵌入天津和河北为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天津与北京的关系处于嵌入过程中的第四个阶段,河北与北京的关系处于嵌入过程的第二个阶段。  相似文献   
75.
胥建华 《城市》2019,(4):43-53
笔者以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为目标,以河南省平顶山为例,通过对其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跳出从产业角度分析产业结构优化的常规思路,提出从全域规划的研究视角寻求新的解决对策。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在经济新常态时代背景和自身发展诉求下,平顶山等煤炭资源型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应从全域空间考虑,加强多规融合,推进全要素城乡融合。从全域规划视角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对策包括多规融合多目标协调下明确经济产业发展目标,全要素统筹下推进经济产业发展路径转变,全域空间统筹下采用底线思维明晰产业发展空间,强化产业资源的统筹及特色强化。  相似文献   
76.
张瑜 《城市》2019,(7):29-36
城市工业用地的更新改造是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创新社会的一个新常态的问题。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的类型直接影响到工业用地的布局形式,"退二进三"作为工业地块更新改造的主要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并执行。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工业地块的更新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优化城市功能的重要一环,对城市工业地块更新改造的路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上海工业地块的更新改造政策措施与实施情况综合评述的基础上,以上海金沙江路地块为例,找出城市工业地块更新改造的现状问题与路径局限,并围绕更新改造路径的多种可能进行深入探讨。笔者建议科学评判,综合调整地块更新改造路径,从区域的角度统筹考虑功能业态,以保障城市工业地块的更新改造受益面广,更具有综合协调性。  相似文献   
77.
78.
淄博北站作为济青高铁沿线的重要高铁站点,是连接全国高铁线路网的重要枢纽,是实现淄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动力,更是城市区域发展的助推器,对促进淄博城市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济青高铁淄博北站的修建扩大了中心城区范围,增加了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促进中心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北部新区圈层空间格局的形成,促进了中心城区的城市化发展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