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32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3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82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985篇
社会学   214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水利类高职院校是培养水利人才的摇篮,通过提出水利高职院校水工模型水景观设计的思路,选择在教学、实训以及学生就业中接触机会较多的典型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工程模型水景观的主要建设内容,通过实施可改善实训实践条件和强化实训教学质量,并为学校全面发展提供一种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42.
仿造的真实     
人造景观是对复制的共享集体形象的空间探索。各种各样的空间场所,其实是我们记忆中的其它世界的克隆。  相似文献   
43.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人与物,但在纷繁复杂的意象中,"震惊"一以贯之,成为探寻问题的一个起点和动因。文章从"震惊"的心理溯源开始来梳理本雅明的美学思想和社会学思想,以期从这一特定角度对本雅明的现代性思想有一个较为明晰的理解。心理层面,人们以牺牲事物的完整性和鲜活性为代价,发展出一套针对"震惊"的戒备机制。美学领域,"震惊"剥夺了传统艺术的"光晕",而波德莱尔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把"震惊"引入了抒情诗。"震惊"还引发了新的社会现象,这就是以游荡者为代表的人群,以及以摄影为代表的物象,人的异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了。  相似文献   
44.
随着文化经济与公众需求的发展与提高,简单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需求已不能再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寻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需求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从精神的外层"心理需求"转化为精神需求的内层"心灵需求",加强对环境景观设计中心灵感染力的精神价值,赋予"精神性"的生命力,加深景观自身大"灵性",促使社会大众能感受到景观的存在,感受景观带来的灵性,产生人与景的共通交流。  相似文献   
45.
"图像"不是简单的视觉形象,它是与人类同在的"存在者",是"语言"的始祖,并同语言一起共同构成了符号系统。从古希腊起就形成了视觉在场的形而上学,但它指向的是"思"。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将"思"转向"看",从而完成了视觉哲学的转向。拉康的"镜像理论"揭示了图像文化"看"的本质。福柯的全景敞式理论揭示了图像文化的最深层的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海德格尔的"世界的图像化"是使物从不可见转为可见运作的总体系。德波的"景观理论"涉及到图像文化的本质和特征。这些理论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看的方式",它们构成了图像文化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6.
阳一 《中国农村》2011,(11):86-93
<正>拥有近百年历史的Ephrussi de Rothschild,是一座历久弥新的百年老宅,时间无情流逝,却没有带走其无法复制的独特风韵,反而将厚重的内涵、无尽的优雅、细腻的线条一一沉淀其中。  相似文献   
47.
李銮宣是清代中叶亦官亦诗的杰出人物,诗作数量可观。对其谪戍新疆期间创作的二百余首诗进行研究,发现其在戍地的诗歌异于前作,风格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呈现出汪洋恣肆、怪奇多变、豪迈激荡的特点;多采用歌行体进行创作。究其变化的原因有创作空间的变迁、西域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固有的诗歌传统等几个方面。谪戍新疆,成就了李銮宣诗歌创作的提升,丰富了诗人的创作内容和风格。  相似文献   
48.
乡村聚落景观由于所处的自然生态、风俗习惯、社会环境等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聚落景观选址理念、空间布局方法和景观空间形态。本文运用了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理论和列维-斯特劳斯的文化结构理论对湘西德夯苗寨聚落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层"逐层探源溯流,对苗寨聚落景观设计"表层结构"中蕴藏的文化内涵(集体记忆认同)进行深度挖掘与阐释,指出德夯苗寨聚落景观设计的文化特质即是创造了天人合一、自然和谐、人神共居的聚落景观空间形态,构筑了有利于子孙后代生存繁衍的聚落景观文化空间,处处体现着和谐的乡土景观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9.
一个城市的景观环境建设应延续历史、立足当代、展望未来.安庆于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面临着社会、文化、生态、传承等问题.本文研究安庆城市景观文化现代传承、建设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从而达到保护城市历史风貌,增强城市文化气息,发扬古城景观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50.
地质遗迹是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旅游开发的“核心”资源。文章聚焦拥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川西藏区,通过梳理川西藏区地质演化历史,阐释了该区域地质遗迹形成的背景,同时对该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进行分类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川西藏区依托地质遗迹景观开发生态旅游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