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0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465篇
劳动科学   167篇
民族学   193篇
人才学   122篇
人口学   223篇
丛书文集   1250篇
理论方法论   261篇
综合类   2420篇
社会学   590篇
统计学   42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5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61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1097篇
  2013年   855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342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41.
为探究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及动力因素,本文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度量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分析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从外源动力、内源动力、政府动力和市场动力四个维度测度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研究时限内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较低;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全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具有空间相关性,呈现"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特征;外源动力、内源动力、政府动力和市场动力共同推动了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本研究为黄河流域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撑.  相似文献   
42.
基于CFPS2014、2016、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协同模型度量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效应,系统考察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可以显著推动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从影响机制看,宏观层面表现为提升农村流通效率与优化产业结构,微观层面表现为提高农民就业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双提升效应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东中部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则与之相反。同时,数字经济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收入消费双提升影响有所不同,其促进作用从低收入水平向高收入水平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43.
报据市委、县委关于城镇化建设的部署和建设三峡库区经济强县的要求,忠县将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强城镇规划创新,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库区“威尼斯”,推进具有忠县特色的城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44.
45.
46.
刘礼 《决策探索》2003,(2):12-13
"三次产业互动与城乡经济相融"的发展要求,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战略,对实现整个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河南在城市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偏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二、城镇规模偏小、经济实力较弱,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支撑不足.  相似文献   
48.
党的十六大绘就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作为农业县的郏县,如何才能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每个领导干部应当引起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也是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49.
《决策》2004,(12):49-49
2004年,在省局的正确领导下,合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网络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50.
洪湖市是全省最早县改市的城市之一,工业在洪湖经济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市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就是坚持大手笔谋划工业,高水平指导工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坚持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可持续发展,形成工业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以工业化带动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