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03篇 |
免费 | 124篇 |
国内免费 | 4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35篇 |
劳动科学 | 30篇 |
民族学 | 149篇 |
人才学 | 54篇 |
人口学 | 28篇 |
丛书文集 | 1102篇 |
理论方法论 | 231篇 |
综合类 | 2640篇 |
社会学 | 358篇 |
统计学 | 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34篇 |
2021年 | 182篇 |
2020年 | 168篇 |
2019年 | 145篇 |
2018年 | 74篇 |
2017年 | 130篇 |
2016年 | 162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405篇 |
2013年 | 361篇 |
2012年 | 389篇 |
2011年 | 391篇 |
2010年 | 340篇 |
2009年 | 325篇 |
2008年 | 410篇 |
2007年 | 291篇 |
2006年 | 154篇 |
2005年 | 163篇 |
2004年 | 128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55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语料库语言学以真实的语言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宏观的角度对大量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从中寻找语言使用的规律。以语料库基于频数的研究、二语习得中的“注意假设”为出发点,从理论上论证将语料库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可行性。外语学习的途径是语言学习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针对这个方面,从理论的角度阐述语料库基于频数的研究以及影响注意的因素,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如何利用语料库基于频数的研究对注意产生的影响,实现对外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232.
吴雪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84-189
新世纪文学中的少数族群书写与1980年代的“文化寻根”构成了一种有趣的对话,1980年代那种文化想象的方式在新世纪已面临困境。少数族群书写回到地缘与文化上的边缘地带,却发现“根”已流失;他们反抗现代性普遍经验对少数族群的规约,但抵抗式写作却可能伤害叙事的复杂性;而主流汉族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在少数族群书写中也都存在洞见与盲视。 相似文献
233.
文章试图从流散的角度分析福克纳和莫里森作品的关联性,结果发现19世纪末的南方黑人大迁徙促成了黑人和白人进一步地混居和种族转换.在种族冲突剧烈的南方,隐藏着黑人和白人在潜意识中逐渐向对方转变的过程.二人的作品全景地反映了南方种族、身份、阶级和文化的复杂错位. 相似文献
234.
纳兰性德作为康熙推行满汉文化政策的实施者,其政治因素不可能完全没有,但也不能据此就将其文化身份归属为政治特务。情感因素是构成文艺作品美感的基本因素之一,也可以说情感是艺术的生命,作家的情感容量直接影响着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通过梳理纳兰性德《饮水词》的情感构成,发现其词主情致、崇境界,缘情而发,情感真挚浓郁,充满了真、善、美的精神品格,因此,纳兰性德绝非只遵循清廷文化训诫,单纯出于政治目的写词交友,而是昂然屹立于清代词坛的一代词宗。 相似文献
235.
慕容怡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6):5-10
聂茂先生的《民族寓言的张力》,站在全球化理论前沿,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和本土文化的具体语境,借助于西方话语体系对中国新时期文学进行解读。其既对各个文学思潮中的经典文本进行“解码”,又对各个时期创作群体的特征进行“把脉”式的“阐释”,希望借此获得“历时”的“深度”,一种“共时”的“广度”,以及一种立体的“厚度”。聂茂先生通过这种精细解读,将一堆堆隐藏在材料之下的作品原义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来了。在他看来,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群体的共同努力,不仅冲击了第一世界文化霸权的“自在预想”,而且修补、充实、拓展和丰富了西方话语体系之本身,中国新时期文学在“世界文学”的大家庭中有着“不可轻忽”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6.
时尚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个别人物的倡导和示范,先在少数人中流行,然后迅速蔓延到社会.多数人出于新奇与从众心理而仿效.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把握这种社会现象的产生与蔓延过程,深入认识和控制它的发展.由于它的复杂多样性,当前还缺乏对它的定量分析与研究.论文利用基于智能主体的仿真方法,分析了时尚的涌现过程.文中建立了两种模型,用于确定公众能否接受某种时尚的临界值.一种模型基于公众能获取全部信息,另一种则基于个人只能获取邻近信息. 相似文献
237.
武侠想像是对现代性焦虑作出的反应。随着现代性的发生,传统社会的解体,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和身份认同危机,一部分人通过文学之侠的想像,来回应现代性和寻找身份认同。在现代性条件下,金庸武侠小说通过对侠的现代阐释和想像,使自身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呈现出并不寻常的意义:金庸武侠小说由对江湖世界的美化转向对江湖黑暗的批判,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社会认同的解构;由对民族大义的歌颂转向对民族主义的破除,表现出对现代政治认同的超越;由对武林义气的肯定转向否定,批判江湖文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超越。金庸的现代武侠小说最终完成了对传统社会认同(江湖世界)、国家(民族主义)、文化(武林义气)的超越和解构。金庸小说的侠之想像是现代性条件下中国知识分子以虚构的方式解决身份认同危机,追寻自我认同的一种文化形式,在更深的层次上,它是一种对抗“存在被遗忘”的拯救性力量,一种想像性的自救力量。 相似文献
238.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入侵,促使儒家文化艰难地开始了百余年来的"现代性"转换。正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示例作用,启示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提出儒家文化的"宗教身份"问题。新儒家针对现代性进程之中暴露出来的文化问题和伦理问题,指出了儒家文化对于现代性的疗救作用。全球化为儒家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当代契机,儒家文化现代性转换的具体进路在于:第一,排除掉儒家文化的"宗教身份"这一思考路径。第二,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建设过程之中,儒家文化必须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为当代中国的道德伦理建设提供文化资源和社会秩序模式,才能在道德伦理重构中具备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239.
美国是一个种族成分较为复杂的多民族移民国家,在以英裔白人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度里,由有色人种构成的少数族裔处于从属地位和社会的边缘地带.随着种族平等和性别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用自己的创作表达了对种族身份认同的诉求,逐渐走出边缘,形成了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独特的创作传统,使得人们得以从多维角度挖掘和探索人类生存意义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240.
杨述伊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5(3):66-68
本文通过对小说《天堂树》主人公陈雨津祖辈的移民经历的探讨,揭示了美国华裔自我身份的变化,首次指出了社会成员具备多重身份的事实,从而在本质上刻画了美国华商及少数族裔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