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0篇
管理学   3692篇
劳动科学   298篇
民族学   143篇
人才学   664篇
人口学   245篇
丛书文集   1651篇
理论方法论   450篇
综合类   3834篇
社会学   1146篇
统计学   548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31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419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360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1355篇
  2013年   952篇
  2012年   1109篇
  2011年   1104篇
  2010年   882篇
  2009年   831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15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李思洁  周晓荷 《国际公关》2023,(13):147-14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互联网+”的应用能够将行业内外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全新的思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互联网+”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融合,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路径完善,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状、参与机制和发展模式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机制的构建贡献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2.
地方基层政府在开展基层群众综合治理的过程中,政府主导地位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因此,政府应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功能,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内部和外部主体的参与热情。通过对部分地方基层政府的资料收集研究发现,目前,地方基层政府群众综合治理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综合质量的效果不明显,亟须得到提升。因此,本文针对地方基层政府展开探讨,提出如何构建地方基层政府群众综合治理中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3.
现代社会中,社区作为社会基础以及城乡最基层的组成单位,对于社会的稳定起到重要的维护作用.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当社会重新审视中国社区治理的现状时,发现城市社区在面对重大的社会事件过程中,作为最基础的承压的一方,表现出了较高的韧性,发挥了基础作用.但是,现有的基层治理体系面对不断发展中的中国社会时仍然暴露了其不足的一面,社区...  相似文献   
184.
185.
18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将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由此明确并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战略意义。纵观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历程,可以肯定这一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及已取得的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与基层社会治理新需求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基层社会治理技术、治理结构、治理主体等方面的不足,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基层社会治理新需求的满足。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不断提升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以期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上下联动,进而全面推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7.
188.
189.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工会作为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的群众组织,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重担。在目前新形势和时代变革下,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现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研究,在借鉴制造业强国经验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引领、搭建发展平台、打造能力提升工程、利用“互联网+”和完善保障体系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建设,从而为工会组织持续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工作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90.
文化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文化的浸润性是持久的,社会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社会大众的凝聚力,全面提升城市甚至国家的生命力。在全球化发展的大环境下,文化作为软实力已经成为社会革新、进步的重要内容;只有坚持守正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社会文化,才会使其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推进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是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文化效能、促进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和延伸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文化+”视野下的文化馆总分馆建设需要注意和社会群众的桥接,注意与文创的对接,通过因地制宜地建设“一个体系,多种模式”的文化馆总分馆制,强化文化馆在新时期的文化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