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6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141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弥尔顿本人的"反三位一体"神学观为切入点,以史诗《复乐园》中不为学界关注的第二重诱惑为主要文本分析对象,从两方面解读史诗英雄耶稣。首先,弥尔顿为全面展现耶稣的"内在精神"之品质,基于认知层面的第一重诱惑而设计了第二重诱惑,具体针对耶稣在物质、知识和意志另三个层面的需求;正是恶魔撒旦的持续诱惑使耶稣展示为"特选的完人,去拯救世人"。其次,弥尔顿设置耶稣抵御撒旦时的回应始终"简短",而这是对抗邪恶最有效的回击策略。这两点共同构成弥尔顿将耶稣塑造为"基督式英雄之原型"的匠心。  相似文献   
22.
韦伯的<儒教与道教>是比较宗教社会学的代表作之一,它对东西方的宗教文化分析产生了深远的意义.通过对韦伯作品中基督新教、儒教、道教的跨文化比较,重点分析它们在伦理观上与资本主义经济契合上所具有的差别.反思传统文化与东亚模式、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
北京瞽叟通文馆与中国盲文体系的初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残疾人的特殊教育是世界进入近世以后,伴随人性尊严意识和人类平等理念的凸显而出现的,人类文明形态因之而进了一大步。本文确认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威廉·穆瑞1874年在北京创办的瞽叟通文馆是近代中国最早的特殊教育机构;而其创制的“康熙盲字”则标志着中国盲文体系的初建。  相似文献   
24.
何光沪 《人文杂志》2007,(1):106-111
本文首先针对流行的关于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关系的三个误解,从基督宗教与古代文明的关系、与中古文明的关系和文艺复兴的倾向三个方面作出了澄清;随后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基础,来自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的精神一致;最后聚焦于人的意志自由、人格尊严以及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的辨证张力等微妙的深度问题,论证了文艺复兴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之间的正面关系。  相似文献   
25.
传教士与近代香港的中西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以来,中国南部边陲两个历史上默默无闻的岛屿——香港和澳门,先后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基地和枢纽,传教士则起了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的作用。由于宗主国、传教宗派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1840年后香港逐渐后来居上,该地传教士在著译出版和办教育等方面均有更大作为,成为内地教会的榜样和坚实后盾  相似文献   
26.
浪漫主义是欧洲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大思潮 ,尤其是在近代西方哲学、文学、神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文章追溯了欧洲浪漫主义的思想文化根源 ,分析了浪漫主义在哲学、神学和文学上的各种表述方式 ,并指出其与基督宗教思想的密切关联 ,认为它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与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唯灵主义 ,具有重情感、重主体和侧重神秘思维等特色。文章亦探究了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27.
张锡勤 《求是学刊》2001,28(6):36-42
在近代的“西学东渐”史、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万国公报》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传播西方文化 ,它曾作了重要贡献。但它的根本宗旨是欲使中国基督教化。它的宣传 ,特别是对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 ,带有某种文化征服的色彩。它鼓吹中国进行变革 ,也是为了使中国顺应西方的秩序和需要。我们只有弄清其基本思想倾向 ,才能对它的全貌及影响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8.
通过分析儒家和基督宗教的伦理观可以发现,世界各大宗教思潮共同倡导的"全球伦理"不能以"孝敬父母"或"信仰上帝"这类特殊主义的信念作为至高无上的本根基础,而必须以批判人本主义提倡的"尊重每个人正当权益"、"不可坑人害人、应当爱人助人"的普遍原则作为至高无上的本根基础,否则就会陷入深度悖论而否定自身.  相似文献   
29.
邬德平 《江淮论坛》2011,(5):91-93,55
基督新教历来高度重视教民的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崇尚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传播到美国后,新教继承了这一传统,对减轻政府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的压力,抚慰弱势群体心灵,化解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一般认为欧洲文化有两条根:一是古典时期的希腊文化,特别是古希腊哲学:二是犹太希伯来文化,特别是从犹太教分化出来的基督教。当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还得加上第三条根——日耳曼民族权力分散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