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儒释道等相关思想元素在两汉经学解体之后,借助玄学形式,统一指向人何以存在的问题.这一时期,也是堪興学发展的黄金时期,郭璞等人整合先秦两汉的堪舆思想,及东晋南迁之后的建筑经验,提出新的堪舆学发展动向,并成为此后中国堪舆学发展历史的新里程碑.通过考察堪舆学在魏晋时期发展,可发掘魏晋时期堪舆作为哲学研究和民俗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象天设都与堪舆学说作为非理性因素,直接影响了北宋东京城的选址、宋外城形制、宋皇宫的范围与布局,以及艮岳、玉清昭应宫、景灵宫、明堂等建筑的营建和方位,并带来了开辟城墙正北门、夷门山取土、城区外围下葬等禁忌.这些观念,是北宋皇帝宣扬"天命王权",企图国祚永存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广西大明山(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地人们时盘古的崇拜在地理上相连成片,形成了盘古信仰圈.盘古信仰圈的出现说明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和南越民族世居地都可谓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盘古信仰圈的凝聚力出发,就地理、堪舆、图腾、敬祖、活化石、民俗等六个方面论证南朝梁任防<述异记>所记的南海"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的具体位置就在北回归线经过的中国南方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壮侗语族民族中的壮族居住的古南海的中心区域广西桂中平原地区的大明山上.具有显赫景现形象和浓厚礼法含义的广西桂中大明山其人文地理特征与南朝梁任防<述异记>卷上所记录的"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相吻合,古代西瓯、骆越世居地的广西大明山是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以及厚重的文化,在现代设计中中国传统营造文化对此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特征与价值并且梳理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变得十分有必要,再者,中国的设计在未来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传统营造文化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由"永"到"",再到""、"衇"、"脈"、"脉",这是"脉"字发展的基本线索。"脉"是""加注意符而成,""由自然界取象而来,其本义为水之衺流别。伴随着古人对人体结构机能的认识与古代医学的发展,"脉"的涵义逐渐丰富,并促进了人体经脉理论的形成。其分流衺行的本义逐渐消退,而血气运行的连贯性这层含义愈发突出。此外,人体经脉理论的形成影响到人们对大自然的看法,堪舆学的形成与发展,使得"脉"的涵义及其运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6.
风水塔的营建通常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以明清安徽风水塔为研究样本,在文献资料整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利用ArcGIS技术绘制风水塔空间环境特征图谱并进行分析,可以一定程度地解读风水塔的营建、分布与演进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安徽风水塔在明代和清代共出现两次营建高峰;在空间分布上可分为高、中、低3个密度区,其中,高密度区集中在黄山市和宣城市的泾县、旌德县范围内;进一步结合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分析,可对安徽风水塔的典型选址特征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7.
各地人们对盘古的崇拜在地理上相连成片,形成了盘古信仰圈.盘古信仰圈的出现说明壮侗语族诸民族先民--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和南越民族世居地都可谓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从盘古信仰圈的凝聚力出发,就地理、堪舆、图腾、敬祖、活化石、民俗等六个方面论证南朝梁任防<述异记>所记的南海"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的具体位置就在古代南海的中心区域广西桂中地区的大明山上.具有显赫景观形象和浓厚礼法含义的广西桂中大明山其人文地理特征与南朝梁任防<述异记>卷上所记录的"亘三百里"的"盘古氏墓"相吻合,古代西瓯骆越世居地的广西大明山是盘古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相似文献   
18.
宋陵布局与堪舆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堪舆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堪舆之说深入国人思想,平民百姓、达官贵人信之者众.宋代时期流行五音姓利说,按照此说赵宋王朝属角音,角音属木,木主东方,故相宅卜地以东方为最佳,南方亦可.东南仰高、西北低垂是为吉地.按此思想,北宋七帝八陵选址于巩县的嵩山之北,青龙山之西.宋室南渡,巩洛为金人属地,南宋诸帝只好选陵于绍兴会稽山北缘暂厝.虽仍以五音姓利说为卜地原则,但此说逐渐式微,南宋六陵墓葬之堪舆在小范围内更符合形法派的堪舆理论.  相似文献   
19.
宋末元初道士郑思肖的地理思想从内容上看,是关于堪舆、地表以及记载一些地方风土人情的思想或资料,其中堪舆思想最具特色,以“真阳生意”为核心,真阳为体,生意为用,体用不相离,“真阳生意”是天地人的命蒂,一切事物变化的根本,寻龙、察砂、点穴、观水、立向等问题都是围绕它展开的;从特点上看,是三教合一、人体与天地相统一、信仰与爱国情操相结合的地理观。  相似文献   
20.
吴宗友 《江淮论坛》2011,(1):114-118
堪舆文化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居环境学.经由两千余年的传承,直至今日它依然在汉文化圈的“民间”有着重要影响。其核心是,在人居环境的营造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作出基于民间信仰的生态分析、地形分析、区位与方向分析.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积极互动。文章引述了西方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评价中国堪舆文化的代表性观点,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堪舆文化所蕴含的深层生态学思想,最后从学理层面回答了如何对待这份特殊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