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223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c小调帕蒂塔》是《帕蒂塔》组曲的第二套,其序曲既有意大利风格,又体现出法国式序曲的特点。概述了该曲的标题、速度及主题,通过曲式分析,从慢板、行板和赋格等几个方面对该曲进行阐述,提出了演奏该序曲的一般原则及其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32.
塔斯基关于真理和逻辑后承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对现代语义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贡献。塔斯基用满足和归纳的方式给出的真理的递归定义,建立在语义模型、逻辑真和逻辑后承基础上的循序渐进的逻辑句法定义构成了当代语义学理论的核心部分。诸如模型论语义学、可能世界语义学、戴维森的意义理论、蒙太格的内涵语义学,甚至作为生成语法的分支的逻辑形式(LF)等无一不体现或者渗透着塔斯基原理。  相似文献   
33.
我的藏书票     
吴兴文 《社区》2010,(26):4-6
1988年10月我第一次到上海。便和好友秦贤次一起拜访施蛰存先生。与施先生聊起来,仿佛打开尘封的往事。而我也有收获,就是施先生送我当时采用肯特版画、嵌上他姓氏的英文字母S而合成起来的自用藏书票。更有意思的是.上海的友人后来送我一册施先生的藏书——叶芝的诗集《塔》,书封的内页贴上“施蛰存无相庵藏书之券1945—1948”。  相似文献   
34.
大型电视塔塔筒结构中,大直径圆筒一般用纵向法兰板和摩擦型高强螺栓拼接为受力整体,在工程当中一般不考虑连接的不连续性而仍把结构视为连续圆筒,先进性整体分析得出结构的应力然后再确定螺栓规格和尺寸,由于这种连接螺栓数量众多,接触复杂,因此确定摩擦面和高强螺栓的受力状况十分困难.所以对于这种连接的整体性和螺栓群的受力情况及其分布规律还没有确定性的结论,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借助有限元软件对这种连接形式作了分析,得出了法兰接触面上的剪应力分布特点和螺栓内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5.
相互保险是保险组织形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对于其他保险模式而言,同样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传统的监管模式下,监管渗透不够,反制力不强,导致了相互保险无法彻底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治理困境。本文基于塔福域理论和TRIZ理论系统地分析了相互保险模式中存在的风险,并且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即构建“保险域”。  相似文献   
36.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一座融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宝库,人们在观瞻木塔时,不仅为它的高大雄伟而发出由衷的赞叹,更会被其无以伦比的艺术之美而深深震撼。本文从美术学的角度,对释迦塔的建筑美、雕塑美、壁画美、书法美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7.
本文通过对<江雪>四个译文在格式塔意象的再现和重组上得与失的分析,得出在文学翻译中对原文格式塔意象的再现比对各个语言成分之忠实更重要.无论在原文理解、译文表达还是翻译评论上,我们都不可忽视文本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38.
比兴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比和兴在作为修辞方法时两者有别,但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方式,则比兴有许多共性,都具有用此意象代替彼意象的隐喻特征。用格式塔心理学和美学理论来看比兴思维,能为我们重新阐释古代诗歌经典理论的心理机制提供一个科学性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9.
根据格式塔学派关于"结构同形"的观点,本文认为,引入"力"的概念能为"以形传神"的讨论铺平道路,即文学翻译要做到"神似",就必须充分考量原文的"神"力,"意"力和"形"力,并力争使三者融合.  相似文献   
40.
本文只介绍陈独秀于1924年7月和9月写给共产国际驻华代表维经斯基的两封信。这两封信对研究第一次国共合作、陈狈秀这个时期的思想以及大革命失败陈独秀应负的责任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两封信的主要内容第一封信是陈独秀干1924年7月13日在.L海写给在莫斯科的维经斯基的“秘密’信件。维经斯基接替马林任共产国际驻华代表,他回国前在北京曾给陈独秀写过信,回国后又从莫斯科发来电报。陈独秀在收到信和电报之后写给维经斯基一封500多字的短信。第二封信是陈独秀在尚未收到维经斯基的回信再次于同年9月7日写的仍是一封“秘密”信件。这封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