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6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86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蝇王>是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最璀璨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蝇王>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主要人物都是孩子,但它的象征意味却是复杂和深远的.它通过虚构的文本和假想的未来故事背景,构筑起了对人性这一主题新的颠覆与思考,因此成了学术界长期争相评议的焦点.而在文本的虚构性与主题的重构性之间起到重要的过渡、连接作用的,正是这部小说有机象征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道德品质及其行为应配享幸福,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与人的内心和谐,这是每一种伦理文化自我道德完善的实践目标及伦理信念。无论对于渴望个人自我实现的自由平等的西方伦理文化传统,还是追求天人合一与和谐社会的中国伦理文化传统,既有相互联系的普遍伦理诉求,也有其自身独有的实现“德福一致”的伦理路径。在中国先秦时期,与道家返璞归真的自然幸福论不同,儒家的“孔颜之乐”内在地包含了“仁者爱人”、“仁民爱物”的怡然自乐的幸福,但它们同样作为先秦伦理文化德性幸福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正统儒家“大一统”的政治伦理的整体建构,演进到宋明理学正统儒家为主、释道为辅的德福之辩,发展到现代境遇中儒释道伦理文化融合的必要与可能,“孔颜之乐”不仅构筑起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传统,也为现代中国伦理文化的德福之道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伦理启示。  相似文献   
13.
1950年代,茅盾经历了曲折、漫长而痛楚的思想改造历程,遭际了尴尬的人生境遇。这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作为文艺界的领导者,茅盾在工作中处于尴尬的境地;二、作为文学评论家,茅盾多次陷入"因文罹祸"的尴尬;三、作为文艺政策的解说者,茅盾往往言不由衷、自相矛盾;四、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茅盾1950年代创作的多次尝试都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14.
汉代拟骚诗是对屈骚的传述之作,再现和揭示了屈骚部分思想主题及艺术蕴涵,然受时代思潮、个人经历、思想情感的影响,发生了表现重心与格调的衍变.拟骚诗对屈骚的解读与楚辞评论共同深化了汉代楚辞接受.  相似文献   
15.
计算主义者建立了以计算看世界的世界观.在心灵哲学领域,计算主义坚持把心灵看作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与此相关的许多新观点业已成为认知科学、心灵哲学等学科的核心研究纲领之一.但是,我们仍有必要以批判的眼光来解读、审视心灵哲学境遇下的计算主义,以期促进相关理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库切对历史问题的思考立足于对当下南非和整个人类历史境遇的忧虑,以颠覆大历史的权威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基础为主要指向.他一方面揭示了历史的虚构性、意识形态书写和不可再现性特征,另一方面,他的历史观中呈现出某种历史循环论的色彩,在对文明与野蛮的暴力循环的审视之中,表达出一种对新的历史伦理的呼唤.  相似文献   
17.
林黛玉和安娜是中国和俄国文学作品中的两个反叛女性形象。她们以各自的方式追求爱情与自由,最终又都以悲剧结束。比较林黛玉和安娜抗争行为的异同并分析存在境遇对其抗争行为的影响,以期给比较文学研究者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过去我们认为奴隶社会里奴隶主只是大贵族、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等社会上的一小部分人,现在看来是片面的。现代研究表明,除了上述那部分人外,奴隶主还包括普通的农民、市民、手工业者、小商小贩等所有的自由人。奴隶在古希腊罗马的人口中数量庞大,以致于统治阶级为此而心怀恐惧。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和经济地位的悬殊,奴隶们并不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阶级,也没有统一的阶级意识,故而也极少发生大规模的有具体斗争目标的奴隶起义。  相似文献   
19.
20.
残疾女性是社会生活中亟需关注的弱势群体。残疾和女性的二重身份使得她们在社会生活中面临诸多困境。为此,需要我们积极进行对策思考,以便能帮助残疾女性尽快走出生存困境,求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