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87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2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01.
族人民所生活的土地上有许多名胜古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族人民创造出了许多关于这些名胜古迹来历和特点的解释性故事,即族风物传说.这些传说蕴含着族人民热爱乡土的淳朴感情,也使得本来就美丽的乡风物更加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102.
《通典》《旧唐书》《新唐书》等古代汉文史书有关吐蕃时期藏族社会存在着"重贱老"、"贵少贱老"等记载在历史上流传很广,影响至深,但事实未必如此。因为编撰于唐代的《通典》以及后来的新旧《唐书》等对吐蕃社会的相关记载缺乏直接的藏汉史实材料印证,其记叙内容似乎更多地参考了汉唐时期的《史记》《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等汉文史书对中原地区周边所谓"戎狄蛮夷"边民社会"普遍存在"的"贵少贱老"、"贵贱弱"等习俗的内容。事实上,杜佑在编撰《通典》时,由于涉及内容十分庞杂,相关佐证材料相对欠缺,在涉及吐蕃等边民社会的有关史实的记载上就存在诸多粗陋和失实之处。而从现存的藏族古文献的记载来看,吐蕃时期的藏族社会并不存在"贱老"的习俗,相反还非常强调"敬老"、"崇老"。以《通典》为代表的汉文史书对吐蕃社会"重贱老""习俗"的记载,确有可能是对之前汉文史书中对北方游牧社会习俗类似记载的一个简单"借用"和"移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英两种不同体系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差异,以及民族语言习惯根深蒂固的原因,造成民族英语语音学习的困难。民族在学习英语语音时,有清、浊辅音不分;发音不准;拼读困难;加、漏音现象等。对此作者积极寻找对策以指导民族过好英语语音关,为其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语音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三千书》是流传于广西龙州县金龙乡族民间的一部汉字与方块字对照的杂字体字书。透过与越南汉喃字书《三千字》比较,可发现《三千书》内汉字条目下之右排小字为越南喃字,说明《三千书》乃以《三千字》为蓝本,再以方块字添上对应的语词汇而成。  相似文献   
105.
覃乃昌是学研究领域的灵魂人物,也是学理论体系的先行者,系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广西学学会会长、《广西民族研究》原主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有突出贡献专家,在族稻作农业史、华南民族文化史、华南与东南亚民族历史文化关系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特别是在族那文化、布洛陀文化、盘古文化研究方面,有许多开创性研究成果,为广西民族学界争得了巨大的荣誉,也为推动广西民族工作的发展,为繁荣广西民族研究特别是学研究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有鉴于此,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邀请,中国著名民族学家、广西民族研究所原所长覃乃昌研究员于2006年3月20日到广西民族大学作关于学研究现状的学术报告。本期主打栏目"南岭学"出刊之际,本刊特将此次学术报告内容整理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6.
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药的早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为医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医药的全面系统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为创办医药高等教育准备了条件。医药的临床实践和基地建设,为医药高等教育的创办提供了保证。医药教育的发展和医药的推广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对四川汉代装饰图案砖艺术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对大量出土实物和资料进行分析其形制、题材、并对其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从艺术学的角度,分析其构成形式及其形式美法则和艺术风格、认为四川汉代装饰图案砖已经是十分成熟的连续性纹样,并用一种符号形式表现出强烈的装饰性和凝练、朴厚的审美风格;还从文化学角度作深层次的探寻其文化象征意义和艺术特性、认为四川汉代装饰图案砖与汉画像一样,隐含着深层的文化象征意义,是汉文化中审美"意象"的符号体现体现的是汉代人的象征文化和象征艺术.  相似文献   
108.
试论中国民族学的八桂学派(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族学的八桂学派是一个兴起于桂林的以研究少数民族为中心的地域性学派,它是在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学术环境和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形成以中华民族平等关系的形成和确立为前提条件,并与学派内的主要学者对振兴广西经济和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自觉意识和全力以赴地进行社会实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9.
历代族先民运用方块字记录生活的诸多方面,经长期创作积累,形成了大量的手抄文本.这些手抄文本实质上就是保存于民问的族文献,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根据在龙州、象州、忻城三县田野调查得知,目前方决字文献仍在宗教经书、山歌唱本、民间故事传说等特定领域流行.现存的方块字文本在民间的流传呈现出衰落趋势,但还将以艰难姿态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10.
一、问题的提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黑衣"已成为继"刘三姐"之后族"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标识之一.不过,尽管被赋予"原始"、"原生态"、"古老而神秘"、族文化的"活化石"等诸多浪漫想象,享受着某种意义上的"诗意的人生",并实现着所谓的"审美化生存"①,但"黑衣"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符号的出现,其实是一件相当晚近的事.1999年,在广西南宁市举办的首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青年歌手黄春艳以一首动听的语歌曲<乡美>让世人见识了黑衣人独特的服饰和歌声.此后数年间,经过地方政府的精心包装和媒体化运作,"黑衣"迅速成为一个颇具竞争力的地方性文化品牌,并在国内娱乐圈掀起了一股"黑衣"文化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