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9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3篇 |
劳动科学 | 4篇 |
民族学 | 17篇 |
人才学 | 17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86篇 |
理论方法论 | 32篇 |
综合类 | 608篇 |
社会学 | 100篇 |
统计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59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78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7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8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先生下班回家,一眼瞥见的是儿子。"你妈呢?"先生诧异地问"。老妈出去了。"我在书房里屏住笑听儿子逗他爸。"你妈去哪儿啦?吃过饭了?什么时候回来?"先 相似文献
12.
在欧洲的电视广告中,年轻的家庭妇女系着围裙洗衣服晾衣服,围着灶台团团转的形象并不少见。这一形象如今就要和荧屏挥手说再见了。据德国之声报道,欧盟议会新近出台一项规定,凡是赞扬暴力或者涉嫌性别歧视的广告都不得播出。 相似文献
14.
15.
张向向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2):24-26
美国诗人西奥多·瑞特基对自然怀有真挚的爱。他的许多诗篇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受。《夜旅》是瑞特基最优秀的诗作之一,它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从行驶中的列车卧铺上看到的自然景色。不过,这不仅仅是一首自然景物诗,它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厚感情。 相似文献
16.
WEI Xue-hong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在诗歌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先是对情与景的融合有了一定的理论认识,然后在创作实践中才转向作品内情与景的融合。而对作品内情与景融合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景物的工具化、对象化、主体化三个阶段以及三者与其他各种手法兼容并包的相应变化不断深化发展、逐步完善、最终才走向成熟的过程。情与景的交融又恰在于主客间的彼此交融,景物的主体化使诗词意境中的情景交融成为可能,并使诗词的意境达到空灵蕴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宋海荣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2):32-34
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里把假借定义为本无其意,依声托字。他认为假借必有本字,假借包括同声通写字、讬名标识字等内容。其假借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对于我们理解音近义通、探求词和词之间的语源关系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论盛唐声诗和绝句为唐曲词发生的前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斋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4):120-127
盛唐延续了初唐的去音乐化运动,古风中的乐府和歌行盛行,造成了音乐消费的空缺,以七言绝句为代表的声诗大量涌现以满足对声乐歌词的需求,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中唐时代,直到词体形式的代兴,才渐次出现了词体取代声诗的现象,因此,盛唐绝句声诗的兴盛可以看作词体发生的前夜。 相似文献
19.
魏春妮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语音和谐是语言和谐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三字格的惯用语在声调上具有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等八种形式,体现了语音上跌岩起伏的和谐美。在声韵配合上有双声、叠韵、叠音三种形式,在声韵有规律的搭配和组合中使声音回环往复,韵律优美,体现了语音的和谐美。 相似文献
20.
嵇康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在中国音乐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声无哀乐论>反映了音乐本质、审芙感受和社会功能现,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