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2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601篇
社会学   95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BANT-1型异声测量仪的不足之处,引入了两次均方根叠加法,不仅对BANT-1测量仪现有的识别参数指标进行了改进,而且将各分立的时域参数指标组合成一个统一的识别体系,从各角度全面地描述与识别轴承异音。  相似文献   
62.
文章从实地调查入手,对恩施"还坛神"仪式音乐的旋律及结构特征做了初步梳理,并力图对仪式中的音乐现象做出相应的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63.
<乐记>的作者认为,"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要有"文采节奏",即美的形式,才能谓之"音".能陶冶性情,引入向美的"德音"才能称为"乐".时至今日,这些看法亦不无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4.
本文首先将传统声训按其作用分为五类,然后依次分析各类声训同训诂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传统声训的作用并不都是训诂;有的作用虽然是训诂,但并没有创造新的训诂方式,而只是用"互训"的方式表达了训诂学者在训诂活动中通过因声求义得来的成果.最后以"附论"的形式指出第三类声训即推源的声训虽然也不是训诂,但它到了后代却具有间接的训诂作用,并对这种作用的由来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5.
孙勇 《决策探索》2013,(20):72-73
在新的舆论格局带来的日益激烈的评论竞争中,新闻评论的历史方位在哪里?面对众声喧哗的挑战,党报评论如何发出响亮声音?党报评论怎样在党心和民意的共鸣中间保持锐气,凝聚共识,制造更多的“同意”,怎样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形成更大的共识,让主流舆论的声音传得更远?  相似文献   
66.
李清照词中的情与景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被后人誉为词中皇后.李清照词是从其切身的生活感受出发,进行艰苦的艺术构思,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情景融合是李清照词用以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由此可以感悟作者的心与志.  相似文献   
67.
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里把假借定义为"本无其意,依声托字"。他认为假借必有本字,假借包括同声通写字、讬名标识字等内容。其假借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对于我们理解音近义通、探求词和词之间的语源关系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8.
从曾经的体操冠军,到如今成功进军娱乐圈,杨波付出了太多。在她付出汗水和泪水的同时,陪她默默流泪的还有她的父母……  相似文献   
69.
声无哀乐论是一个旨在追求思辨乐趣的论辩命题,未必是嵇康思考成熟的美学思想.其理由是:其一,<声论>的立论依据不充分.音声不变论是用声音的特点来代替音乐的特点;声情无常论错误地把音乐与感情的关系说成是符号和实体的关系;情在听众论回避了作曲家和音乐的关系.其二,<声论>的驳论之所以具有张力,主要是在论辩术的层面上.主方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真正战胜对手,他或者用诡辩法暂时胜人之口,或者提供一种新解释.却不能完全否定对方观点.其三,<声论>的这种特点与魏晋清谈的特点是一致的.清谈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种游戏性质,很多论客热衷清谈,目的不在探求真理,而在寻求思辨的快乐.<声论>可以说是清谈的文字版.  相似文献   
70.
微型小说的环境描写,依托于具体的景与物的描写。其形式可分为无景之景、全景之景、特写之景和白描之景四种。这些形式主要通过借人物的活动来暗示、借情节的跳跃来弹塑、借诗意的笔调来美化等方式实现。微型小说的成功的环境描写,往往不拘传统,超越自身,可谓颇具匠心和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