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73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18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972篇
社会学   149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51.
汉语情思     
曹建平 《中华魂》2015,(2):69-70
  相似文献   
52.
网络传播环境下,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网络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信息在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高速"流通"。信息消费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以其信息海量的特点,利弊均现。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如何传播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这是我们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国度。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重构舆论话语权,抒中国情。  相似文献   
53.
《江西社会科学》2016,(7):102-106
黄庭坚晚年的诗风由早年的奇崛生硬变为平淡而山高水深。他是如何实现这种风格转变的,其创作思想的变革又是什么?至今未有合理的解读。事实上,北宋绍圣后,黄庭坚援书入诗,采用书法中"为画满纸"的方法创作。"为画满纸"意含"不齐之齐"、"意脉贯注"、"纵横有象"三法,此三法可纠正其绍圣前诗歌雕琢生硬、笔意断裂、迟钝腐陋等弊病。黄庭坚晚年诗歌的"为画满纸",矫正了白居易、李白、苏轼、张耒等诗歌章法结构率意单一的弊病。南宋后,杨万里、刘克庄、方回、元好问、赵孟瞓等晚年的诗歌创作,都延用了黄庭坚的"为画满纸"法,来纠正自身早年集古诗所致生硬雕琢之弊。  相似文献   
54.
郭亮 《决策探索》2014,(8):86-86
郑板桥有一首诗名为《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在解决官兵实际问题时更要有这种情怀,要时刻团结一心,凝聚力量,及时帮难解困,全面提升带领官兵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55.
《埤雅》以声符释义贯穿全书,偶有穿凿附会之处。书中广泛运用声训之法,力求阐释事物命名之意,对声训推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进步性。  相似文献   
56.
人生即是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戏"中的角色。强调由于司空见惯而被人忽视的平庸的场面。从瞬间里抓住真实,抓住人鲜活的一面。演员们候场时的短暂时刻是舞台角色和演员"真我"之间转换的过渡和桥梁。演员候场的场面引发人们对人生及人生重大考验来临前的思索。从戏剧性画面中重新感悟人生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人生亦是如此,真和假有时只是一线之隔。表现舞台上形形色色的人和对人生的思考是我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57.
"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都是以"和"为中心的精髓。从人的情绪、性格、健康等方面看,"和"也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特别是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与社会和谐老年人在风雨艰辛中度过了大半  相似文献   
58.
正奥地利的萨尔茨堡市,不但有个市标建筑萨尔茨堡而闻名于世,还有一个花园世界闻名,它就是米拉贝尔花园。历史情人,花落谁家米拉贝尔花园富含历史深韵,遗留着很多历史的记忆。最初被称为"阿尔特瑙",是当年的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  相似文献   
59.
感谢有你     
《成才与就业》2014,(Z1):65
正再见2013,回顾过去的岁月,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默默关心与支持我们的父母。从第一声啼哭,到牙牙学语;从第一个懒腰,到蹒跚学步,这里面倾注了他们多少心血和辛劳。"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上海市贸易学校2011级五百多名毕业班学生的十八岁成人青春盛  相似文献   
60.
正盛唐文学艺术才俊王维,不仅诗画冠绝一时,音乐造诣也十分了得。王维出身于极有文化教养但又不保守拘谨的士族家庭。其祖父王胄曾在太常寺下职司协律郎,负责乐律校正。其父王处廉,官至汾州司马。其母博陵崔氏是位知识女性,乐与山林为邻,一生好佛不辍。这样的家学渊源,对王维后来的艺术成就影响殊深,十几岁时就是有名的诗人了。开元九年,二十一岁的王维到长安应试。在一次宫廷宴会上,经好友引荐,他弹奏了自己创作的琵琶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