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6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6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74篇
理论方法论   67篇
综合类   933篇
社会学   151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白虎通义》与《释名》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两本声训书,在古汉语研究中仍启迪着一代代学者。现代汉语探源要从古汉语着手,对这两本声训书进行优劣方面的对比,能让我们对汉代声训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对《白虎通义》和《释名》声训特点进行归纳比较,进而总结出汉代声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2.
赫哲族鱼皮技艺及工艺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北疆有一个少数民族赫哲族,他们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不仅养育了赫哲人,同时他们也独辟蹊径,创造了自己的渔猎文化。在世界众多的渔猎民族中,以鱼肉为生的并不鲜见,但以鱼皮为衣的却只有少数的几个,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是比较典型的。目前有代表性的鱼皮制品不仅在样式上创新少,而且很少摆放在旅游纪念品商店内。本文对赫哲族鱼皮技艺及工艺品进行的研究,目的是各方面共同努力保护这门古老的艺术。  相似文献   
73.
善旦 《中国民族博览》2020,(4):I0005-I0005
王珂评论:善旦是中国当代非常有创新意识的画僧,他的抽象水墨作品墨韵润泽,氤氟绵绸,层次分明,清丽幽雅,水墨渗透自然妙化。中国古今绘画史上,一代又一代的画僧曾影响并左右着中国画的走向,如贯休、巨然、朱章、石涛、弘一法师等等,他们无一不是以传统中国文化为根基,以具象的表现形式,我用我法,坐禅入定,返璞归真,书写内心情感世界。而善旦在传承东方水墨的同时,也有别于前辈高德大僧笔墨技法,他更注重追求水墨自身的韵律变化。  相似文献   
74.
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传统"形式"美学的研究一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以西律中"的思维惯性,因此需在梳理原典的基础上建构传统"形式"观念的研究范式。作为"群经之首"、"三玄"之一的《周易》自是无法绕开的源头文本。由形而上与生命两角度分析,前者可探察"形式"生成的根本原因;后者则意在突破二元对立思维,探讨文学艺术形式的生发与目的,并以此归纳出《周易》"形式"观念:在"生生"循环之间,推崇善与美的统一。形上之"道"通过圣人运筹,将"物象"转化为"卦象",启益思想言行,以实现"形式"与"生命"的合一。最后,以画学为例,略论《周易》"形式"论对传统艺术"形式"美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刘栋梁 《云梦学刊》2012,33(5):135-137
歌唱是情感的艺术,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情声交融,声情并茂是歌唱者追求的理想目标。但也有不少歌者舍本逐末.一味追求声音的炫技或表演的花哨,以至于所唱之曲难有动人心扉之妙。从情与声的关系展开分析,就如何才能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帮助歌唱者树立良好歌唱理念。  相似文献   
76.
从书写符号来看,英语属于表音字母文字,汉语属于表意象形文字。但是从有声语言角度来看,二者都是表达语义的语音符号系统。英语与汉语音义联系研究一直各成系统,各自为政。对两种语言的音义联系研究进行系统的对比后,相隔万里的两种语言系统呈现给我们的竟是遥相呼应的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77.
作为"文学洛神"萧红的绝笔,短篇小说《小城三月》展现了独特的美学追求和深厚的艺术功力。立足于萧红艺术世界的终点,并将其置于中国绘画美学的视域中进行尝试性的解读,以期为进一步理解萧红小说的深度意蕴提供一个意义性的依据,并藉此显幽烛隐,挖掘萧红小说创作深远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78.
周红华 《职业》2014,(30):83-83
笔者结合青田石雕技艺的特点,借助古典诗词的教学,通过对诗词中色彩、意境、典故的讲解,深化石雕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的诗意。  相似文献   
79.
敖淳 《中国民族博览》2017,(18):140-141
声情并茂,是在歌唱中倍受大家重视的一个问题,此方面大量的文献研究也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在发声练习中,它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80.
在唐人咏画的诗歌中,对马、鹰、松等绘画作品表现出特别的感情.一方面,这是盛及唐代的养马乘骑及蓄养鹰犬之风的反映.另一方面,盛唐人从骏马和苍鹰的文化蕴涵中发现了最适于他们抒发激越情感的内客.他们常借助咏叹画家的鹰、马作品,歌唱自己的宏伟理想,展示自己的豪迈胸怀.而中晚唐诗人咏画松的热情更高一些,他们已不再局限于盛唐时期注重对画面中松树的各式逼真形态的摹写,太多都是寄意于画外,从松树的画中形态联想到其画外精神,将画松的文化蕴涵与士子们的人格品性相照应.唐人的这些咏画诗篇,既反映了当时画界的繁盛状况,也借以展示了诗人的精神寄托.这种寄托不仅是承继发扬了我国长期以来赋予在马、鹰、松等物象上的文化蕴涵,更主要的是透过不同时期诗人的吟咏爱好及审美取向,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士人的精神崇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