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6篇
  免费   196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31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235篇
理论方法论   391篇
综合类   2776篇
社会学   134篇
统计学   5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66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421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470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88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日语中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 ,同时也有连体修饰语和连用修饰语。日语中谓语后置是一大特色 ,并且句子成分也有省略、倒装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22.
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出发将创新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创新理论阶段、现代创新理论阶段和当代创新理论阶段。随着复杂性科学的兴起,从个体认知结构的特殊性出发,充分尊重历史事件的偶然性和时间上的不可逆性,以知识进化为基础的复杂范式成为创新研究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23.
中国现代性道德教化是一项未竟的事业。革命道德教化理念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以现代性道德价值理念来分析,革命道德是一种“信念伦理”,革命道德教化作为“非常时期”的道德教化活动,不能实现对启蒙道德教化的超越,与之形成了现代性道德教化的某种断裂。透析革命道德教化的现代性断裂现象,对当代道德教化有着重要启示。“和谐社会”伦理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是当代道德教化的核心理念,是对革命道德教化理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24.
文章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话语范型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了重大转型,即由八十年代的以启蒙主义作为价值准则的"现代化"到九十年代对"现代性"进行全面反思的"文学现代性"。这一转型意味着我们对现代文学的认识和价值评判更趋多元化,有助于我们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去揭示现代文学中一度"被压抑的现代性",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现代性"话语的遮蔽性,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一定要考虑到它发生的特殊语境、历史进程的具体性和文学文本所呈现的复杂、多样甚至悖论性的"现代性"内涵。  相似文献   
25.
"银箫生与梵玲的系列情感故事",是<紫罗兰>自创刊以来刊登的系列连载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传"的手法展开,充满了抒情伤感的末世情调.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创造社为代表的"自叙传"创作,在读者中颇有市场.但是"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与新文学"自叙传"貌合神离,本质上完全不同.如果说,新文学"自叙传"以种种反社会的行为体现出对现代性追求的话,那么,"银箫生、梵玲故事"的抒情自叙传,却是通过叨絮的伦理诉求,建立起顽固的封建樊篱,以企达到反现代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码转换主要发生在汉语和媒介语或学生母语之间。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语码转换可以成为沟通学生和教师的桥梁,可调节课堂气氛,发挥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影响,其关键是要把握好使用的“度”。另一方面,应辩证看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出现大量选用目标语的简单语码,而回避复杂语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7.
因受五四新思潮激进反传统的刺激,吴宓等留美生于1922年春出版<学衡>杂志,发表了大量的反思、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言论,充分展示了对现代性追求的独特禀性,形成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重镇学衡派.学衡派既反对激进反传统的情绪化态度,又不赞成以西方晚近某家某派标举西方文化的文化观,而是主张新旧相对论,认为古今中西文化当明其源流,融会贯通,以建设真正的新文化.学衡派现代性源自传统的观点与新文化运动现代化即西化的立场构成对立互补的关系,代表着另一种文化启蒙,当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28.
20世纪中国文学是伴随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思想革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承接着具有两千多年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发展起来的。由于这些现代革命的不彻底性,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的古典审美思想和美学诉求并没有得到根本改造,而作为新的审美诉求的现代性质素始终没有得到健康持续的培育,这使得20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较浓的载道性、外向功利性和正剧色彩三大古典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9.
鲁迅的文学是适合现代中国人文化需要的文学,他打破传统的手法和思想,以现代人的思想写出了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文章从三方面来论述鲁迅文学的现代性激越而深沉的审美特征;最浓厚而又最具现代色调的悲剧意识;象征印象主义和现实主义相融合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30.
叔本华的悲剧价值观及其现代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叔本华把意志看作悲剧的本体。意志是非理性的、盲目的冲动,意志本体导致了人生必然的痛苦。把人类从苦海中拯救出来,叔本华指明了两条拯救途径。一条是艺术拯救途径,另一条是伦理拯救途径。艺术拯救只是暂时性的,伦理拯救才具有永久功效。悲剧兼具了这两种拯救功效。叔本华指出了悲剧拯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但由他的意志本体论导出了他的悲剧因果悖论,同时悲剧关注的是人生的痛苦,艺术拯救萌芽出了现代审美本体观,以上这些使得叔本华的悲剧拯救具有了现代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