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葛淼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6):91-98
冲突正义和实质正义是国际法理论的传统命题,冲突正义解决了选择最合适的外国法的问题,但是如何查找和适用外国法,却无法从冲突正义的框架和逻辑中寻求解决。内国法官对于查明外国法的消极和被动,是外国法查明问题的困境。对内国法官直接适用内国法的否定依据主要来自于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忽视。但问题在于,当事人意思自治是司法正义的一方面,公正的裁判结论是最终性的。实质正义优先正在成为国际私法理论的趋势,全球化推动了国际民商事法律共同理论的形成,这一意义上,内国法官由于时效和成本的考虑,选择适用内国法,只要最终的裁判结论是合于司法正义的,就不应受到责难。但是外国法查明仍然是国际私法最为重要的任务,因此采用内国法官裁量适用外国法为主、立法限制适用内国法为辅的规制范式,可能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22.
2011年11月18-19日,中国国际私法学会2011年年会暨《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实施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主办,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云南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全 相似文献
23.
美国法院查明外国法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政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78-82,87
本文以当代美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为基础,较为系统地探讨了美国法院查明外国法的若干问题。文章从外国法的性质在美国已从"事实"转变为"法律"的基本命题入手,着重研究了美国法院查明外国法的途径、程序及适用外国法错误的救济方式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做出总结,同时对我国国际私法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评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4.
董君勇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11(1)
外国法查明是国际私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我国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外国法查明的做了规定,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立法的空白并构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方法,但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值得探讨和完善的问题:通过冲突规范引向外国法时,查明外国法是法院的职责,还是当事人的义务;当事人证明外国法的证据方式,专家的范围、专家意见的效力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立法和实践予以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25.
外国法查明是涉外民商事审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之一.各国涉外民商事审判中外国法查明问题是国际私法基本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俄罗斯民法典对外国法的查明作出了明确规定,即由法院依职权查明,但当事人亦有提供和证明的义务;在立法中对于司法协助的组织也作出了较明确的规定.其立法具有比较科学的特点,为中国该领域的立法完善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6.
向明华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
处理外国法无法查明问题的模式不合理,是导致我国涉外审判中外国法适用比率偏低的重要因素.在外国准据法无法查明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有适用法院地法、适用冲突规范重新确定准据法、适用一般法律原则、驳回当事人诉求等多种做法.我国相应的理论、立法及司法实践之间亦存在分歧.比较而言,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重新确定准据法更可取,但当事人重新选择准据法的除外. 相似文献
27.
顾倩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23-25
分析了受教育权的内涵,分别从国际法和外国法角度对受教育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给出我国法律对受教育权的阐释。结论认为: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受教育权在各国法律规范中都进行了比较明确的定位,得到了宪法规范和宪法制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涉外案件逐渐增多,我国法院依据双方当事人约定或冲突法规范应当适用外国法作为审理案件的准据法时,外国法查明成为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而外国法查明制度在我国并不成熟,阻碍了我国国际私法的发展。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于外国法查明制度做出了新的规定。笔者将分析新规定并对于如何完善外国法查明制度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29.
自清末修律以来的中国法律和法学的百年发展,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学习、借鉴、吸收、消化外国法律和外国法治经验的进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中国移植外国法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法律移植的可实现性、法治建设的"本土资源"以及法律全球化理论等主题方向。原本来自外域的法律已然成为现代中国法不可分离的主体部分,这体现在法律观念、法律体系、法律制度、法律原则、法律概念和术语、法律规则、法律教育、法律职业、立法和司法制度等广阔领域。通过梳理中国法律移植的历史与学术脉络,可以总结出若干重要的研究结论与学术共识,一国法律的现代化既应立足于本国的法治实践和本土资源,又吸收其他国家法律与文化的有益成分,如此兼容并蓄,才能实现法律文明和人类事业的总体发展。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