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00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836篇
劳动科学   885篇
民族学   81篇
人才学   198篇
人口学   343篇
丛书文集   1258篇
理论方法论   426篇
综合类   2843篇
社会学   675篇
统计学   20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51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692篇
  2011年   846篇
  2010年   802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698篇
  2007年   452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2014年—2016年在四川省成都市、自贡市荣县、南充市蓬安县、仪陇县以及巴中市南江县的农民工调查数据,分析出影响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知以及对城市归属感的主客观因素。通过分析,拥有农业户口的农民工、已婚者、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者以及年龄较长者对自身是"农民"的意识较强。年龄越大者、农户户口农民工对自身是"工人"身份的意识较弱。年龄越小者,对打工所在城市的归属感越强,对自身不是"农民"身份的意识也越强,反之,年龄越大者对打工所在城市的归属感意识越弱。  相似文献   
82.
农工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民开始从事非农产业活动,亟须技术扶持,各级政府、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活动,但多为短期技能培训,忽略职业规划设计,不利于农民工自我发展与完善。本文从绩效技术出发,针对当前农民工的境遇开展绩效分析,力图化解现阶段农工培训的种种弊端,为探求农民工发展规律、缩小我国城乡差距提供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3.
本文以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为脉络,分析了城中村农民工在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上的实际需要。研究发现,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在农民工的低要求下容易得到基本的满足,但是这种生理需要的满足仅仅停留在“生存适应”的水平,在住房、休息两个方面的现实情况都比较不乐观。其次,农民工在城市安全感的获得主要是来自他们工资的稳定度,他们情感的需要主要受制于工作的压力,主要体现在超长的工作时间占据他们闲暇时间和个人空间。最后,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农民工群体中感知不明显,打工者的职业很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尊重和社会平等。  相似文献   
84.
汪名才 《职业》2012,(8):131
近年来,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广泛就业于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然而,在农民工为城市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也在生产中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其中原因几乎都是由于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  相似文献   
85.
《民族论坛》2012,(4):10-10
3月25日,来自溆浦县沿溪乡的12名瑶族农民工到该县民营企业国泰瓷业上班。这是该县民族办专为少数民族农民工解决就业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86.
每周一图     
《领导决策信息》2012,(19):26-26
2004年、2011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以“中国农民工生活现状与消费文化研究”为题,两度对农民工群体做了深入调查和数据采集。根据最新形成的分析报告,对比2004年与2011年的调查结果,结果发现:虽然农民工的生活、工作境况有所改善,但基本生活状态与7年前一致,维持在温饱略上水平。2004年大部分进城务工者(67.5%)的月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  相似文献   
87.
农民工①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为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他们处于社会的弱势和边缘状态,无法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对此,文章分析了农民工弱势地位的基本表现,农民工弱势地位的产生原因,提出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的途径:赋权和增能。  相似文献   
88.
农民工利益保障成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珠三角地区2334个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收入增长、医疗保险、职业培训、居住环境、子女教育成为新时期农民工的核心利益诉求;与过去相比,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出现了从"底线型"向"增长型"、从"生存权"向"发展权"、从"市场型"向"公共型"、从"普遍型"向"特殊型"的4大演变趋势,这对政府治理及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农民工"居者有其屋"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条件和主要特征。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并结合有关部门的数据资料,在参考国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测算了佛山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该成本如全部由地方政府负担,就佛山目前的财力而言,面临较大的压力。为此本文建议,分层分类、渐进式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问题,并建立多主体分担、多形式供给的住房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90.
文章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回流到户籍所在地的中小城市这一现象,通过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个人因素中年龄和教育程度有着显著影响;家庭因素中婚姻状况、女儿人数和外出劳动力数量有着显著影响;流入地因素中信息来源和受访地区有着显著影响;流出地因素中房屋产权拥有度有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