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4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71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689篇
人才学   53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1615篇
理论方法论   377篇
综合类   3250篇
社会学   355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95篇
  2012年   427篇
  2011年   496篇
  2010年   471篇
  2009年   458篇
  2008年   565篇
  2007年   453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241篇
  2001年   24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被研究者认为是乔伊斯的精神自传,从宗教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人物斯蒂芬.迪达勒斯从宗教到艺术之路的历程以及阿奎那哲学美学思想对他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的影响,表现出乔伊斯对宗教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强烈的批判意识,是西方现代艺术家对单向度的人的否定和超越。  相似文献   
72.
科学的产生和进化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近代自然科学以哥白尼为标志,经过开普勒、伽利略,到牛顿发展到顶峰。就其本质来说,近代自然科学家的形而上学信念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的文化思想影响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科学发展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数学和宗教一直是其中主要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73.
赵士春是明末清初苏州地区的知名文人,随着赵士春《保闲堂集》多个版本的发现,其崇道的生活经历得以完整展现,修改了此前学界对其居士文人身份的判断,为了解清初文人的道教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细节化资料。清初文人的宗教选择常常被纳入明清鼎革的叙事中,但赵士春的道教倾向与其宦游的经历、明末江南的鸾社风气,以及交游圈的文人宗教环境关系密切,并不完全是政治变迁的产物。虽然晚明以来道教与特定文人社群的关系已成为明清道教史研究关心所在,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乩坛和家族信仰,从生活史角度展开的论述较少,赵士春的日常道教实践为清初江南文人的宗教生活提供了一较为详实的个案,对了解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文人道教环境和道教思想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4.
文章立足于文学与宗教的一般联系,探讨了“五四”时期我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宗教在文学领域所留下的斑驳而又清晰可辨的投影。宗教文化参与了这一代作家的文化———心理建构,影响到他们精神个性的形成,并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文学观、创作观及其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75.
云南回族家庭教育的传统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是回族先民们信奉的宗教,它先于回族的形成而存在和传播的状况,造成了伊斯兰文化与回族特性的亲和,形成了回族全民信教的现象。传统回族家庭教育的伊斯兰文化主流,既是这种亲和关系的结果,又是加剧亲和状态的原因。伴随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培育宗教人格为主要目标的回族传统家庭教育,与现代文明的要求拉开了距离,步入了教育的误区。倡导“宗教文化与现代文化”并重的家庭教育的双重目标观,既基于伊斯兰教的基本原则,又着眼于回族长远的发展,逐步实现从传统的单一目标模式向双重目标模式转变,是回族家庭教育的基本走向。实现这一转变,既依赖于现代社会对宗教社会的认知、理解和宽容,又寄望于宗教社会对现代社会的接纳和宗教自身的调整与更新  相似文献   
76.
契丹“再生仪”中所立之三歧木,乃是女阴的象征。“再生仪”是生殖崇拜、女神崇拜等原始崇拜仪式,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再生仪”所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欲战胜死亡的威胁,求得永生、幸福的一种宗教心理。在契丹故地辽上京临潢府一带,至今仍有“再生”习俗存在。  相似文献   
77.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不少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其中一些女性也进入了城市外来务工者的行列。由于性别和所处的阶层,她们遭受着双重的社会压力。其生存状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8.
"论坛"介绍:"文景艺文季"缘起于2012年世纪文景成立10周年,它展现文景品牌的出版理念,并力图树立起其文化品牌。2017年为文景创立15周年,本次艺文季的主题为"城市:被仰望与被遗忘的"。在为期两天(2017年7月22、23日)的活动中,有多位不同领域的作家、学者参与主题各异的四场论坛。活动现场还有文景精心布置的书店、咖啡馆、放映厅,  相似文献   
79.
[提要]马丁?布伯的宗教哲学思想包含着强烈的对话解释学、对话哲学与关系哲学维度,实际上这些维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它们的内在联系的基础就在于“我-你”关系对话。布伯这种“我-你”关系与作为伽达默尔解释学核心的解释学“我-你”关系得以成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同时与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0.
作为信仰的一种“此在”的历史性表达形式,“诸宗教”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环境和个体因素的影响。鉴于此,我们回到“宗教”之本义,并在此视域下分析李提摩太之佛耶对话思想。李提摩太之佛耶对话的主体并非两种“具体化”后的制度性宗教,因此,李氏之佛耶对话并非“援佛入耶”的“置换模式”,而是以上帝之国在世界的建立为目标、以治理世间之苦难与罪为途径的对话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