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5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1篇 |
劳动科学 | 10篇 |
民族学 | 21篇 |
人才学 | 106篇 |
丛书文集 | 240篇 |
理论方法论 | 66篇 |
综合类 | 967篇 |
社会学 | 289篇 |
统计学 | 9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63篇 |
2013年 | 132篇 |
2012年 | 151篇 |
2011年 | 178篇 |
2010年 | 153篇 |
2009年 | 154篇 |
2008年 | 120篇 |
2007年 | 90篇 |
2006年 | 83篇 |
2005年 | 74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69篇 |
2002年 | 64篇 |
2001年 | 52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高国辉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1,(3)
采用2001—2009年的对外贸易数据,分析了我国入世以来对外贸易差额的国别(地区)分布状况变化特征,对我国对外贸易差额分布格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2.
郭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大学日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极大地丰富了日语教学的内容。本文分析了传统大学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应用的具体方法,以期对大学日语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曾任中央对外贸易部部长的雷任民出生于山西平遥古城,他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创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雷任民的人生乐章中,前部,他是一个革命者,为砸碎旧世界而不懈地奋斗;后部,他是一个建设者,为建设新世界而努力地工作。其间,曾文曾武,亦军亦政,屡当大任,不辱使命。特别是其在新中国外贸战线的经历,简直就是一部新中国外贸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44.
日语人称代名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平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
通过一些生动的生活实例和电影与文学剧作中的典型台词来分析日语中表示你、我、他的人称代名词的各种用法。根据性别、年龄、社会地位、身份、地区及时代的演变,对不同场合下各类人称代名词的用法以及与其相关的敬语、部分熟语和成语的用法进行了介绍。也涉及到日语当中人称代名词的移位现象和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这种现象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45.
秦礼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104-108
日语中的文型研究已有六十余年历史,它和语法研究一样,颇受学者重视.时至今日,其初衷和对象、方法等反而不甚明了,存在着界定标准不严、范围有宽有窄、与相邻研究内容重复等问题.我国学者对此研究也很重视,但难有突破,前述问题同样存在.文型研究首先应该准确定义、明确对象和范围. 相似文献
46.
外贸英语函电是本世纪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之一,但许多从业人员并未真正熟练掌握,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基本原则、语言技巧、语法和文体等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探寻适当的解决途径,提高外贸英语函电实践的效果。 相似文献
47.
关晶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4):289-296
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统计年鉴》的相关贸易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进出口规模、贸易方式、贸易伙伴及商品结构等方面回顾了辽宁省对外贸易30年的发展情况,认为其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改革开放中辽宁省对外贸易发展的经验教训,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认为辽宁省企业国际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重工业产品的出口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并带动对外贸易的整体发展,“五点一线”战略的实施将扩大辽宁对外开放规模并推动对外贸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8.
日语敬语发展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庆荣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24(6):91-92
日语敬语的发展与演化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是对日本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等级关系的语言等分,更是处理现代人际关系的交流手段。从日语敬语发展的差异性破题,可以厘清日语敬语的起源问题以及日语敬语的语用差异,从而有效把握其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9.
曹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Z2)
日语中有两个与颜意义相关的词,即面和颊,三者都可以构成惯用语,这些惯用语在意义、用法上有同有异。本文主要从意义角度,对面和颊这两个词构成的惯用语作一个简要分析,然后以有关颜的惯用语为参照系,比较三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50.
康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3):135-137
采用“互译法”,将“~的”的结构进行汉、日互译,以分析汉语、日语中“~的”在语法功能和实际意义方面的异同,并指出由于受母语干扰而在翻译实践中有可能产生的失译、误译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