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0篇
  免费   349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765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09篇
人才学   100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967篇
理论方法论   424篇
综合类   4945篇
社会学   243篇
统计学   136篇
  2024年   144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551篇
  2020年   357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336篇
  2014年   554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30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482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328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98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31.
新形势下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不仅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而且给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较大压力。厘清网络舆论的生成逻辑,把握网络舆论发展的演进特征,对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与谣言治理意义重大。在现代网络社会,随着交往实践的普遍进行,从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来看,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的生成,是网络议题、网络交往和网络传播相互作用的结果。受网络社会交往实践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等多种因素影响,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又呈现为非线性的发展演进趋势,极易引发“蝴蝶效应”造成舆论秩序失范,甚至导致“塔西佗陷阱”的舆论信任危机,给疫情防控带来复杂变数。必须建立健全网络舆论治理机制,有效管控舆情,提高疫情防控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32.
333.
涉核邻避冲突是中国核能建设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文章通过对四个典型案例的考察,发现当下涉核邻避冲突呈现出公共价值输出的非理性化、新媒体情境下冲突形式的耦合化、民众抗争行动的社会学习化三个特征。文章通过理论探析和案例验证发现相对剥夺感背后的封闭决策、锚定效应影响下的认知失衡、信息不对称引致的信任阻碍、人际互动状态中的群体行动共同构成了涉核邻避冲突的生成逻辑。最后,以生成逻辑为基准,在敏捷治理理论指导下,分别从科学决策、矫正认知、建立信任、阻断转化四个维度提出了敏捷应对涉核邻避冲突的对策。  相似文献   
334.
具有模糊旅行时间的VRP的一种混合遗传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建勇  李军 《管理工程学报》2006,20(4):13-16,41
传统确定性车辆路径问题是近几十年来运筹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在许多实际的应用中,由于受客观世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人类观察、认识事物的模糊性的影响,车辆路径问题的某些参数可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文中传统确定性车辆路径问题被扩展为具有模糊特征的模糊车辆路径问题.在对具有模糊旅行时间的车辆路径问题进行简单描述的基础上,构建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将模糊逻辑、模糊控制方法与传统车辆路径问题的遗传算法进行有效结合,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混合遗传算法.最后给出了该问题的一个计算实例,并通过随机模拟试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35.
从先秦时代起,中国的思想家就致力于逻辑研究,中国逻辑在概念和推理论证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长久以来中国逻辑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明清时期,特别是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人开始接触到西方逻辑。西方逻辑的系统输入,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对中国文化乃至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36.
在20世纪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中,被用于解释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唯物认知范式、科学认知范式、人文认知范式、逻辑认知范式、自我认知范式),由于时空的变化、自身的性能、应用主体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会出现“转移”现象,而这种转移表现为全局转移、局部转移、隐性转移、主体性转移等四种形式,同时呈现出渐进式、无伤亡式、对调式三大特点。这些内容的把握有助于将认知范式正确用于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并获得积极结果。  相似文献   
337.
居于大类的晚清写实小说在笔调与主观意图上仍基本立足于暴露,其所描绘的画卷也形象地再现出晚清社会诸多破裂镜像,体现出有晚清之小说特有的文学生态语境和话语维度。晚清写实小说在延续传统小说的批判立场之下,又传达出某种特质——狂欢。晚清写实小说的叙事逻辑首先体现为对狂欢化的描写,即对晚清现实社会景观的彻底暴露;其次是这种暴露背后的文化狂欢,即个体的宣泄与价值虚无;最后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狂欢。晚清写实小说在重构意识形态的抉择上还略显模糊与含混,但是其早于"五四"文学之于启蒙与审美的民间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突显却是极富启发性与现代性的。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发展历程中,晚清写实小说在叙事话语建构、文学地理视阈、民族国家意识想象、文学边界意识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先导性。  相似文献   
338.
《江西社会科学》2018,(2):24-29
马克思主义成为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并不是历史巧合,更不是政治强制,而是源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内在需要,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革命现实、西方资本主义理论的失败,呼唤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引。而马克思主义在革命立场、革命方式、革命依靠力量上契合了中国革命的理论需要;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性质、人性关怀、暴力革命理论和自我解放理论、主观能动性等,又给予了中国革命极大的鼓舞和支持,为中国革命带来了质的变化,指引中国革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我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革命,具有客观的、现实的内在相关性,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历史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39.
《共产党宣言》科学归纳了资本主义文化形成的历史进程,对世界历史境遇下的文化发展趋势作了详尽的阐发.透过“世界文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揭示了文化发展的具体进路,呈现了文化随生产力、生产关系、全球化而发展的基本逻辑,提供了文化建设与文化治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世界文学”思想考察当今诸多的文化现象与有关文化发展的思想观点,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思想洞见.文化具有经济性,也具有政治性;具有民族性,也具有融合性;文化发展具有被动性,也具有主动性.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封闭主义、“普世价值说”与文化发展的基本逻辑相背离.创新、交流、自主应成为文化建设与文化治理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40.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对全球治理理念和模式的一种革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全新探索。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既是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也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传播体系,有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致力于全人类参与的共建、共享、共赢的价值导向,以包容互鉴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考,也是对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现实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承载着对人类命运的历史思辨,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