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08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在对空中目标观测时,高空卷云的散射对目标检测与识别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此,该文概述了卷云中规则几何形状冰晶粒子的单次散射计算方法,以及卷云中冰晶粒子的分布情况。对卷云中冰晶粒子的微观物理特性做了进一步探讨,并假设卷云尺度谱遵从Gamma分布,模拟了光波波长0.4~4μm,粒子有效半径为10~120μm的卷云单次散射角与相函数的关系,利用MonteCarlo方法对光子与云滴的碰撞作用后产生多次散射概率进行了建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卷云的光学厚度随多次散射阶数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2.
袁中平 《老友》2009,(1):59-59
《老友》专家门诊:我去年检测血糖为6.53,医师叫我注意饮食。后来多次检测,空腹血糖值为5.68~6.11,餐后血糖值为5.05~6.14。请问:我这种情况是否需要作糖尿病治疗?  相似文献   
103.
多次犯属于行政犯,是行为人实施违反行政法规范之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后,又再次实施违反行政法规范之行为,而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形态。现行多次犯立法存在处罚范围规定过于随意、入罪条件规定过于混乱、规定不成体系及立法定位有缺陷等问题。从未来发展的角度,应当设置多次犯立法一般性的指导,原则上将2年实施同一行政违法行为受过2次行政处罚后又实施该违法行为的形态认定为多次犯。为贯彻特定犯罪刑事政策的需要,可对2年2次以明文规定的方式予以突破;多次犯立法的优化在行为模式方面应坚持"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的原则,在法律后果方面要完善行政处罚与刑罚的折抵制度;多次犯立法应采取独立于刑法典的轻罪法或违反秩序法形式。  相似文献   
104.
高校校园盗窃案的频频发生,对高校产生恶劣影响,其危害不言而喻。高校盗窃案的发案时间和地点具有普遍性特征,窃贼青睐价值高、易携带的财物。高校常见盗窃手段有:窜溜盗窃、守候盗窃、特殊工具开锁、撬门或破窗入室、乘人不备、内部盗窃等。绝大多数窃贼为校外人员。高校盗窃案预防措施中,“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已难以适应当前现实状况,可以实行综合治理,群防群治;提高师生防范意识,养成防盗生活习惯;建设技术防范体系;完善快速反应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5.
“公开盗窃”不属于盗窃行为的行为方式。在汉语语境中,盗窃是指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法律的制定和颁布实质上是立法者与调整对象之间的交流,因此,法律中所使用的“盗窃”概念必须与其所调整的对象之间保持统一。不同语言人群之间,因不同的社会历史实践经验,所形成的概念及其语词通常会存在差异。汉语中的“盗窃”概念,在有些国家是没有的。翻译家们对于外语词汇的不精确翻译,在法学研究中不能当然地接受。刑法学家对于盗窃行为的解释,不能超越人们日常生活中众所周知的内容,否则不仅会阻碍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的发挥,而且也违反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06.
张征 《决策与信息》2013,(10):50-50
交通肇事逃逸后被害人又遭其他车辆碰口,在不能确定被害人死亡是由第一次碰撞还是由其后车辆再次碰撞造成的情况.下,如何确定第一碰撞人的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7.
《江西社会科学》2015,(6):140-146
犯罪形态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多次犯作为一种犯罪形态,在近年我国刑法的修订中出现频次较多,但有关刑法理论研究尚显得相对滞后。多次违法行为的犯罪化背后是行为人主义刑法的日渐抬头,过度承认多次犯可能不当扩大刑法的干预范围。目前,我国关于多次犯的立法和司法解释还存在立法依据不甚明确、规定的过于分散、所涉罪名过度扩张和认定条件不统一等瑕疵,因此,我们应从明确立法依据、加强立法的统一性、有限犯罪化和统一认定条件等方面对我国多次犯予以适度限制。  相似文献   
108.
关于“身份盗窃”行为的入罪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份盗窃"行为的日益普遍造成了巨大的现实危害,现行刑法的制裁体系严重滞后。依赖于"招摇撞骗罪"和"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伪造、变造身份证罪"的制裁体系,虽然在客观上可以部分实现对于"身份盗窃"行为的刑事制裁,但这一体系的形成,更多地不是一种立法的主观追求,而是一种意外形成的立法效果。深入思考和研究"身份盗窃"行为对于传统刑事立法的冲击和对于传统刑法理论的挑战,逐步实现"身份盗窃"行为的独立入罪化,已经越来越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9.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是青年马克思思想“在途中”的过渡性与转折性文本,再现其历史构境和叙事逻辑,无论是思想史意义还是现实功效上,都不乏必要性所在。有关林木盗窃“罪名”背后的非道德性之深究、政治权威沦为私利的奴仆的国家本质颠倒性之揭示,以及立法者本身的不法症候之剖析,当系文本之命意所趋,也是马克思日后破灭古典自由主义价值悬设,走向本真的历史深处和现实大地的始源地。同时文中还就马克思未加说明的“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之细节做了具体说明,对列宁的“转变说”做了辩证分析,并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重视角指认出该文本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0.
信用卡诈骗罪认定中存在着诸多争议和困惑:厘清持卡人的内涵并对其重新分类;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实质上应认定为信用卡诈骗,故该规定不是注意规定,而是法律拟制;维持法条原状将恶意透支型犯罪作为信用卡诈骗罪定罪量刑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暂无将其单独设罪的必要;基于主观罪过形式及客观特征的考察,可知本罪存在停止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