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233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88篇
人才学   104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206篇
理论方法论   244篇
综合类   2496篇
社会学   262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提要]孟加拉国是全球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洪水、飓风、干旱、地震等灾害给孟加拉国造成了重大损失,其中又以洪水和飓风影响最大,68%的国土面积和71%的人口暴露在洪灾风险之下,最易受到洪水灾害的影响。孟加拉国与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又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伙伴,孟加拉国的灾害状况和防灾减灾经验对中国的灾害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2.
经史之学与清代书院科举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书院官学化,很多书院重视科举。有些书院虽从事科举文教育,但不唯之是从,而是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此举上溯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经史之学的优良传统,根植于孔子“博学于文”的思想主张,来源于以学术导向矫正利禄歪风的迫切要求。生徒只有学充养邃,才会眼界高、气味厚、笔力健。清代一些书院将科举文教育与经史之学教育结合起来,使得生徒学文不是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训练,而是拓展为与炼品、践行、培识的结合。这些书院通过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33.
34.
温海明  Benjamin M.Coles 《孔学堂》2022,(2):78-91+175-188
王阳明易学思想文本内容不多,目前学界已有论文对文本的运用重复率较高。鉴于有学者指出笔者1998年的论文没有把“良知即是易”加以深入的哲学分析,所以此文从意本论的角度,从“文”(文本)与“悟”(境界)两方面深入研讨“良知”与“易”的关系。本文基于《周易明意》意哲学的角度研讨阳明易学相关材料,力图穿透学界之前对阳明易学的文本诠释,并借助《周易明意》意本论哲学境界来领“悟”阳明易学材料与其心学哲学的内在关系,从而从意本论角度深入剖析和建构阳明心学“良知”与其易学哲学的关系。总之,本文从意本论哲学的角度,围绕文本与境界之间的张力,继承和发展学界之前从体用论角度研讨“良知”与“易”的既有成果,深入分析与阐释阳明“良知”与其易学哲学思想。以此为例,本文试图从“中国哲学”理论的角度推动“中国哲学史”相关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35.
江凌 《社会科学》2020,(5):152-167
晚清同光时期,由胡林翼、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中兴名臣开其端,诸省督抚大吏倡其行或承其绪,职业经理人和校勘专家、刻工落其实,自下而上并受到清廷认可或饬办的官办出版机构——地方官书局的兴起,有其深层次的文化逻辑结构。清廷"右文"政策和中央出版机构示范下形成的校勘刊刻之出版传统和社会风气,以及晚清时期清廷文字禁网政策趋向松弛,是晚清地方官书局兴起的文化制度逻辑。在"挑战—应战"的文化生成与发展动力模式下,太平天国政权争夺文化统治权的文化暴力挑战和地方官绅知识分子的应战与"以暴制暴";在"冲击—回应"的文化生成与发展动力模式下,西方传教士翻译出版西学书籍的文化柔性冲击和地方官绅知识分子设立编译书局、出版西学诸书的回应与接纳,这两者构成了晚清地方官书局兴起的外部文化动能。地方督抚、官绅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家国情怀,文化与社会责任,是晚清地方官书局兴起的内在文化动能。地方督抚、官绅知识分子校勘刻书的活态文化实践,则是晚清地方官书局兴盛的文化表征。  相似文献   
36.
毕公高是周初第一武将,其长子楷伯的封国不见于史书,但却屡见于中山国境内的出土文物,并显示其肩负征伐之责.唐宋的谱牒专著认为易氏是易牙之后;族谱则记载是毕公高之后,受姓于易水,曾居太原,而中山的疆域包括易水、太原;谱牒专著和族谱都载有"恺公".出土的"中山侯钺"显示,中山肩负为周天子征伐之责.综合多份先秦文献考证,易牙应...  相似文献   
37.
互文关联与语言模因的传承相辅相成。在两者的互动中,新的词语表达得以接受并被复制进新文本,促进了语言模因的生衍发展。源于同一语域的茶典籍具有超强的互文性,其共同主题使文本中很多模因呈现复合体状态,形成强势模因,其共核的外缘在不断扩展,展现出茶文化的内涵与发展。以晋代诗文《荈赋》的翻译为例,探讨了如何通过追溯唐朝《茶经》中所包含的互文线索,使《荈赋》译文与茶文化模因“共核”保持一致连贯,同时以适当调整其翻译的“外缘”,使模因在英译本这一新宿体中与时俱进,致力于让传统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8.
《中国古代碑志文批评史》作为第一部专门系统研究碑志文理论批评的专著,参与了碑志文研究的纵深发展,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研究,为文体研究与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佐证。著作从文献学入手,将文献学研究与文艺学研究相结合,梳理碑志文批评的发展演进历程,给予碑志文批评文本与批评家准确的历史定位,揭示了碑志文批评的人文蕴涵。  相似文献   
39.
字辈语不仅仅关联着传统中国人的姓名字号,而且还与中国姓氏学等众多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字辈语不仅仅关联着传统中国人名字的排行问题,而且还直接关联着中国人深藏的文化心理、家国情怀、伦理趋向、民俗习惯、婚姻特质、地方风物,乃至民族精神。因此,无论如何,字辈语都是中国文化集成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范型,从而成为一种特定的生活模式。家国同构的情感归依、发展本位的价值导向、文化铸魂的思想引领、责任优先的担当气魄、面向未来的共同体魂,都在字辈语中有丰厚的体现。  相似文献   
40.
魏晋十六国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南下西迁,中原尤其是关中世族、百姓避地河西,使历史上落后的河西地区人口陡增,而作为周秦汉代中原王朝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的关中一带,则是人口凋残,百不存一.这一局面直到隋朝统一南北后才出现了转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