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233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88篇
人才学   104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1206篇
理论方法论   244篇
综合类   2496篇
社会学   262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34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51.
赵树理不仅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小说家,也是一位在文艺思想方面颇有建树的文艺思想家。他的文艺思想虽然不成体系,但很丰富、很独特,而且极具现实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文艺必须为农村农民服务,二是文艺怎样为农民服务。赵树理认为真正为农民服务的文艺不仅要认识、理解农村和农民,而且要充分重视普及工作、重视民间艺术的继承和转化。  相似文献   
352.
两宋词坛的雅俗之辨事实上是在“文”与“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如果以此为角度切入 ,就可以从宋人繁多的诗话、词话、笔记以及词和词集的序跋中清理出宋词雅俗流变的两条线索 ,并对其成因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353.
钱耕森、赵海琦两同志的《王夫之美学思想简论》(载《船山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以下简称《简论》),对王夫之美学思想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矛盾之处颇多.本文对其主要观点进行讨论,并提出我们对王夫之美学思想的初步看法,以就正于钱,赵二同志并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354.
礼是古代社会治理国家的根本规范和法则,是各个时期政府制定典章制度的根据.宋明理学家重礼并开创礼学的新时代,朱熹是其代表人物.退溪是朝鲜李朝朱子学大家,他主张礼有因有革,有常有变.礼在践履中从俗、从宜、从权,而逐渐韩民族化,也即创新的过程,其基点是"缘人情"而制礼.退溪与栗谷被后人称为性理学的"双璧".其礼学思想是以持身明理为要旨,事亲要孝,丧制当依文公家礼,祭礼以尽诚敬之情.栗谷门人金长生、金集父子对礼作了精深研究,使礼的韩民族化进程趋于完善,而礼义经世说是其思想特色,形成了李朝性理学的礼学派.礼学派实是性理学的践履派、实用派,其思想特点是民族性、创造性、时代性、仁情性,体现了退溪以后礼学家对于礼的解释学特点.  相似文献   
355.
据《魏书·西域传》记载,高昌国“俗事天神,兼信佛法”。高昌民间信仰的“天神”属于火袄教。据敦煌吐鲁番文书,高昌城及附近乡镇分布有火袄教寺庙,其中一座名叫“丁谷寺”。丁谷寺供奉的是高昌火袄教神袄——丁谷天。吐鲁番著名佛教石窟——吐峪沟千佛洞所在地,也即《西州图经》所谓“丁谷窟”。1981年吐鲁番文管所在吐峪沟发现一个火袄教徒的墓地,长60、宽20米,在吐峪沟乡之南2公里处。今称“吐峪沟玛扎墓地”。  相似文献   
356.
本文以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回鹘文及其他文献为依据 ,结合汉文史籍的记载 ,指出不论就字型还是就回鹘文创制的历史背景而言 ,回鹘文的来源都可推定为粟特文 ,从而否认了学界长期流行的福音体文字说 ;回鹘文创制之初 ,其字母并不固定 ,先为 18个字母 ,后发展为 2 3个 ;回鹘文的得名当来自蒙古人的称呼 ,这种文字对后世蒙古文、契丹文、满文的形成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57.
中日傩文化的源起与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傩(nuó)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由傩祭发展为傩舞、傩戏,融进了佛、道文化和民间游艺成分,并由宫廷走向民间。还传入日本,对日本年节、祭祀文化影响深远,特别是对日本古典艺能之代表———能乐的发生、发展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8.
唐明邦 《船山学刊》1996,(2):158-168
魏源生活在中国社会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化的历史转型期。他是在中国人民经历长期闭关锁国之后,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历史人物。魏源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饱受传统儒学教养。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够举起近代早期启蒙思想的大旗,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呼号社会改革。他的经邦济世思想,深深打上《周易》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359.
曹丕所处的建安时代,是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自身,真正地去认识自己作为人的地位和价值,从而走向人的自觉的时代,这在文学的创造和批评方面则表现为"文学的自觉".而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他关于人生价值思考的成果,体现了"人的自觉",而他对于文学的地位和价值的肯定,对各种文体的区分,以及所提出的"文以气为主"的主张和文学批评的原则等等方面,则表现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并赋于文学以真正独立的地位,它是文学自觉的第一声号角.  相似文献   
360.
张煜 《江苏社会科学》2007,6(6):166-170
本文从中美两国外交发展的历程比较谈起,提出前瞻性概念,揭示中国外交从"幼稚"逐渐"成熟",由"被动"走向"主动"过程中存在的前瞻性问题,并且进一步发掘其根源,从而为我国"前瞻性"外交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