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4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8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231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传统大同思想是一个具有历史生命力的"轴心期命题"。在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追求中,它在进化论的影响下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并且在与西方社会主义的共鸣中与之实现了贯通,成为批判封建主义、判断资本主义的根据,为中国人民认同社会主义,以它为目标选择现代化的道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地名是一个地方代号,体现着该地独有的文化积淀与情感认同。作为历史文化名都的大同,由于其靠近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当地不少地名都体现了军事文化。在前人对地名志编修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文献,总结出与军事相关的地名,通过对大同各区县地名的分析,探讨军事文化对大同地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3.
本文以历史文化为出发点,从北魏平城时期的遗迹———云冈石窟、北魏明堂、北魏永固陵等入手,研究大同北魏平城旅游开发。提出了以云冈石窟为主体构建北魏平城文化旅游体系;开发永固陵景区、设立北魏文化博物馆,丰富北魏平城文化旅游体系;完善北魏明堂遗址公园的配套设施,提高北魏平城文化旅游的品位;组合资源以突显北魏平城文化旅游的整体格局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4.
南昌路思南路浓缩了百年沧桑上海开埠的历史缩影,漫步于这里,如同踏着历史名人的足迹前行。  相似文献   
75.
关于个体自由与公共秩序的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到今天社会主义经过艰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走了一个"之"字形道路,从"大同"到"竞争",再凝炼出"和谐"理念.但是,能否成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尚取决于三个关键问题的解决:第一,以"还产于民"为原则,创造新的经济制度;第二,以"还权于民"为原则,创造新的法治文化;第三,以"公正、人道"为原则,创新文化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76.
温室节瓜越冬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瓜是一种经济效益明显,营养价值丰富的稀特蔬菜。文章介绍了节瓜的生长习性、营养品质,并从品种选择、育苗、施肥整地、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山西大同地区的温室节瓜越冬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7.
"CHINDIA/中印大同"理想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交通自古,文缘恒久。一部中印文化交流史,堪称人类跨文化交流的典范。进入现代,中印文化交流愈发交光互影,迈进全新里程;两国关系,虽然发生过不愉快,而且其影响至今仍未彻底消弥,但也只属于“百分之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温家宝总理、胡锦涛主席先后于2005年、2006年成功访印,建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上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件标志性的事情,是印度经济学家、商务部长兰密施于2005年出版的Making Sense of Chindia:re-flections on China and India一书,随即在印度及国际社会和中国引起巨大反响,Chindia一词成了热点关键词。今年四月下旬,为落实巩固胡主席访印成果,推动中印关系新发展,深圳大学和中国南亚学会联合召开“中国印度关系国际研讨会”与“2007中国南亚学会年会”。来自印度、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欢聚深圳,围绕“胡锦涛主席访印后的中印关系”、“CHINDIA的内涵及反响”、“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是一次中印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盛会。在此,我们特向广大读者推荐三篇文章: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琦的《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Indiaand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著名美籍华裔印度学家谭中的《“CHINDIA/中印大同”理想与实现》和北京大学教授尚会鹏的《文明整合与CHINDIA》。《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一文,表达了一位印度资深高级外交官对当下中印关系的积极评价和未来前景的乐观展望,充满睿智、殷切和对中印两国人民深深的爱。谭中的文章,凝聚着他和他的父亲——被誉为“现代玄奘”的谭云山先生两代人的中印情结,浓烈而深沉。尚会鹏教授则用CHINDIA/中印大同分层次的观点来阐述其阶段性,同时对中印文明整合催生世界新文明给予了肯定的判断和热切的期盼。  相似文献   
78.
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印度,交通自古,文缘恒久。一部中印文化交流史,堪称人类跨文化交流的典范。进入现代,中印文化交流愈发交光互影,迈进全新里程;两国关系,虽然发生过不愉快,而且其影响至今仍未彻底消弥,但也只属于“百分之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温家宝总理、胡锦涛主席先后于2005年、2006年成功访印,建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上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件标志性的事情,是印度经济学家、商务部长兰密施于2005年出版的Making Sense of Chindia:re-flections on China and India一书,随即在印度及国际社会和中国引起巨大反响,Chindia一词成了热点关键词。今年四月下旬,为落实巩固胡主席访印成果,推动中印关系新发展,深圳大学和中国南亚学会联合召开“中国印度关系国际研讨会”与“2007中国南亚学会年会”。来自印度、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欢聚深圳,围绕“胡锦涛主席访印后的中印关系”、“CHINDIA的内涵及反响”、“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是一次中印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盛会。在此,我们特向广大读者推荐三篇文章: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琦的《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Indiaand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著名美籍华裔印度学家谭中的《“CHINDIA/中印大同”理想与实现》和北京大学教授尚会鹏的《文明整合与CHINDIA》。《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一文,表达了一位印度资深高级外交官对当下中印关系的积极评价和未来前景的乐观展望,充满睿智、殷切和对中印两国人民深深的爱。谭中的文章,凝聚着他和他的父亲——被誉为“现代玄奘”的谭云山先生两代人的中印情结,浓烈而深沉。尚会鹏教授则用CHINDIA/中印大同分层次的观点来阐述其阶段性,同时对中印文明整合催生世界新文明给予了肯定的判断和热切的期盼。  相似文献   
79.
李春光 《中华魂》2021,(4):60-64
管大同,原名管重华,山东潍县人。13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小后,因家境拮据而辍学,到济南一家医院当了一年多学徒。16岁由叔父接济,考入济南第一中学。当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新文化运动的熏陶,管大同已初步接受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爱国主义思想,开始参加进步的学生活动,同时写文章,发表在一些报纸和校刊上。  相似文献   
80.
决策者说     
《决策》2012,(10):10
网上对大同古城的质疑大多是空穴来风,大同古城复建工程。是一个持续的文化保护过程,并非造假古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对者对于事件本身缺乏理论分析和本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