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5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管理学   1224篇
劳动科学   187篇
民族学   270篇
人才学   850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3286篇
理论方法论   639篇
综合类   13060篇
社会学   2429篇
统计学   10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81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747篇
  2014年   1704篇
  2013年   1429篇
  2012年   1871篇
  2011年   2144篇
  2010年   2025篇
  2009年   1970篇
  2008年   1977篇
  2007年   1451篇
  2006年   1142篇
  2005年   961篇
  2004年   661篇
  2003年   524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71.
以佛山大学作为地方大学的一个个案,通过对其十余年科学研究工作历程的回顾,归纳出佛山大学在突出特色、服务社会、合理定位、深化改革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的经验与启示,试图回答“地方大学的科研应如何定位?”、“地方大学的科研优势和重点在哪里?”这样一些在当前高教改革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2006年5月18至19日,中国高校社科学报界代表300余人云集苏州大学,庆祝中国高校社科学报诞生100周年。会上宣布了第三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评优结果,并对近年来取得优异成绩的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进行了表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获得“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殊荣,“科技哲  相似文献   
73.
对高校新生适应期目标缺损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新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有一个适应期,适应期的长短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在适应期中。大学新生普遍存在目标缺损现象,即大学新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按一定标准所确立的目标(或潜在目标)与高校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文章从大学新生目标缺损现象的表现形式入手,从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学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大学新生的特点等方面分析研宛造成目标缺损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目标缺损的校正对策。  相似文献   
74.
周作人、刘半农等人提倡收集整理歌谣的最初目的,主要是民俗学意义上的。而当新诗被普遍认为缺乏必要的美学质素,写作者们四处寻求解困策略之际,歌谣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当作新诗的可能性资源之一。除在理论上把新诗与歌谣的关系作为一个话题加以探讨外,一些写作者也在创作实践中大胆地借鉴歌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也有人对新诗借鉴歌谣的做法持怀疑态度。  相似文献   
75.
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教学都是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江西农业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现状作为个案调查对象,分析了当前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76.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为新时期大学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大学内部民主和法治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和谐社会思想指导下,加强和谐大学建设,是大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7.
人文精神的提出与实践跟大学息息相关。大学人文精神由来已久,跟大学自身特性紧密相连,它的培育方式多样,开设文学创作课是有效的方式之一。诗歌创作课的实例,说明了这一形式能够为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奠定内涵与方法上的基础。  相似文献   
78.
全球化与中国的大学处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走过了百年的成长历程。中国大学一直是在内部变革需要与外部重大影响的双重制约条件下书写自己的历史的。今天,中国大学处于全球化的处境中,大学的发展在西方典范与国內需求的拉锯中,出现了普遍的大学焦虑症,“大学病”在蔓延。诊断中国的大学病,需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三重根源上着手,并从全球化处境出发,真正以全球眼光来处理中国大学的发展问题,中国的大学才有可能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并发挥出大学在健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9.
抗战时期,毛泽东坚持将国际主义与民族利益有机结合,坚持将民族主义与民主政治相结合。而蒋介石则推行集法西斯主义的专制性、保守主义的守旧性和爱国主义的进步性于一身的民族主义。民族独立是两种民族主义的共性,也是两党合作的基础。毛泽东、蒋介石民族主义的不同特点却分别对战后中国政局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蒋介石虽然利用了民族主义为政府提供合法性基础的作用,却忽略或回避了对民众利益的关注。在民族敌人消退后,蒋介石民族主义剥夺民众自由、权利的一面与已经启动的民族独立、民主的历史进程背道而驰,从而遭到大众背弃。而中国共产党则充分发挥了民族主义对民众政治参与意识的促进功能,成功地将众阶层纳入了统一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为日后政权的确立准备了深厚的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80.
理工大学人     
魏纪林(1953-),男,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硕士生导师,博士进修班在读,中共党员。1977年7月毕业于武汉工学院,1980年2月和1990年2月在华中理工大学和上海政法管理学院进修学习。兼任湖北科技发展与政策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