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27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335篇
管理学   5665篇
劳动科学   696篇
民族学   623篇
人才学   2705篇
人口学   164篇
丛书文集   6971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511篇
综合类   22538篇
社会学   7435篇
统计学   487篇
  2024年   129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454篇
  2021年   730篇
  2020年   507篇
  2019年   883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984篇
  2016年   1297篇
  2015年   1761篇
  2014年   3222篇
  2013年   3189篇
  2012年   3283篇
  2011年   3805篇
  2010年   3711篇
  2009年   3829篇
  2008年   3603篇
  2007年   2550篇
  2006年   2319篇
  2005年   2129篇
  2004年   1795篇
  2003年   1729篇
  2002年   1671篇
  2001年   1545篇
  2000年   1278篇
  1999年   656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12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是党中央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持续存在的流失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村干部从大学校园走向基层农村,面临着从城市的大学生向农村的最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角色能否成功转变,是影响大学生村干部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干部流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逐渐走向科学化与标准化,综合素质评估无疑在长期政策推进和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实际上对其有效性、可靠性和公平性还有很多疑问。对于一些学校来说,还存在着对评价方法的深层认知和深刻理解的不足,在学生学业水平档案形成方面缺乏体系化的管理。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必须从根本做起,注重学生学业水平的评价与档案形成。首先,要确立正确的评价值趋势,改变教育方向。第二,建立科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指标体系,综合、科学、合理地进行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33.
樊羽鸿 《职业》2015,(7):92-93
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内容的设立以及测评指标建立,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重点探讨如何利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34.
为探索精准扶贫班护生抑郁和焦虑情绪现状,采用抑郁症状自评量表和焦虑症状自评量表,对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精准扶贫班护生、贫困护生、非贫困护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抑郁和焦虑情绪阳性比率分别为91. 46%、64. 63%,该班男护生的抑郁得分显著高于女护生(p <0. 05),而焦虑得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精准扶贫班护生的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贫困护生和非贫困护生(p <0. 001)。研究表明,精准扶贫班护生的抑郁和焦虑情绪现状不容乐观,应重点对其进行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从而有效实现精准心理扶贫。  相似文献   
35.
赵霞  王灿 《人才开发》2004,(6):42-43
《西游记》的故事对我们来说是脍炙人口了,为什么一个看似平庸无能的唐僧能率领三个本领超群的徒弟获得取经事业的成功?这三位徒弟为什么能屈居唐僧之下,克服各自的缺点和不足,充分挖掘了自身的潜力,力保唐僧取经成功呢?我们不妨用现代人才管理的眼光,来重新解读古典名著《西游记》。  相似文献   
36.
0世纪 8 0年代的“大学生诗歌”是中国当代诗坛特有的文学现象。它的文化意义、思想意义和文学意义等方面的价值 ,对当代诗歌产生过重大影响 ,具有丰富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37.
我国目前的地方高师教育,总体上尚难以"面向世界",诸多突出的薄弱环节,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风,由接授教育观向自主教育观转变.地方高师教育必须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出一批批基础厚、知识宽、专业新、素质好、能力强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