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1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5篇 |
劳动科学 | 6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7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67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195篇 |
社会学 | 154篇 |
统计学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53篇 |
2013年 | 28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41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81.
随着对社会认知的脑与神经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伴随具身认知科学的兴起,社会脑概念的提出与镜像神经元的发现都使得社会认知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争论。在神经科学领域内有关社会认知的主要发现与新近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得以产生。该假说认为,大脑中至少存在两套机制来完成对于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第一套机制是基于大脑镜像匹配系统的研究提出的——具身模仿(embodied simulation);第二套机制即传统心理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心智化能力”(mentalizing)。该机制存在的证据除了传统心理理论领域中行为研究论据之外,更多的来自于与具身模仿系统相悖的实验研究。社会认知双重机制假说对于社会认知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仍面临诸多问题需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82.
针对具有大惯性、大延时、非线性等特点的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综合了多种方法对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进行改进和优化,并将改进的控制器在S7—300PLC上实现,用WinCC界面进行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算法对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且具有可调参数少、易于整定、控制输出平稳、鲁棒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483.
484.
485.
大脑既是指脑部也是指思想。一个大脑约拥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这些单个细胞都没有感受或思考的能力,但聚合起来就能产生意识。400年来,根据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观点,研究大脑本质的人都认为思想与身体有关,但又独立于其外。在这一模式中——常被称为“二元论”或身心问题——思想是“非物质”的,不依附于任何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486.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科研人员日前合作发现了实验鼠脊髓中只负责瘙痒信号传递的神经元,这一成果将来有望用于开发治疗皮肤病的新方法。参加这项研究的华盛顿大学专家8月6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一些神经元对瘙痒感觉至关重要,这意 相似文献
487.
梦境之谜如果你问10个人梦境是什么样的,你很有可能得到10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因为这即使对于科学家来说仍然是个未解之谜。一种可能性是:大脑通过做梦来刺激脑细胞神经元突触,使其运载一定的信息。另一种理论则认为:梦境是人们在日间无法顾及的任务和冲动的一种反应,做梦巩固了这些事情在大脑中的印象。总之,科学家们对一件事情还是达成了共识,就是梦境只出现在人的深度睡眠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