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19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505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1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期货市场在规避价格风险、减缓供求矛盾、提高营销效率、稳定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急剧膨胀和理性回归之间,逐步进入了全面规范与监管的阶段。而对我国期货市场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症结,对于规范和重组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股指期货价格非线性均值回复特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ESTAR 模型对香港恒生指数期货933、9312、943 合约及S&P 500 指数期货933、9312、 943 合约价格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恒生指数期货933、9312 合约实际价格呈现非线性均值回 复,而其他各合约实际价格呈现线性均值回复. 结论:由于股票现货没有卖空机制使套利成本 较大,抑制了套利行为,导致期货合约实际价格呈现非线性. 在股票现货没有卖空机制的市场 条件下,单向套利的机会要比成熟的市场更多.  相似文献   
23.
以期货合约的每一交易日的对数涨跌率来反映市场风险,借助VaR风险价值法,运用加权核估计技术(WKDE)和指数加权滑动模型(EWMA),建立了基于期货组合中持有头寸不同且可以进行风险对冲的期货组合市场风险非线性叠加评价模型,解决了同种商品、不同月份期货组合每一交易日最大损失的确定问题,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该模型的特点一是借助WKDE法预测组合中单个合约每一交易日涨跌率最大日亏损值,充分体现了期货合约涨跌率的实际走势,使VaR估计更加精确.二是通过动态迁移相关系数矩阵的计算保证了模型的精确性.采用EWMA模型预测动态变化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从实证的角度得到更精准的动态迁移相关系数矩阵.三是考虑了组合中多头和空头不同头寸之间的风险对冲,避免了实际中期货组合风险的线性相加而造成放大风险或减少风险的不准确性,从而能较好地保证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及准确性.四是通过基于风险非线性叠加建立的期货组合风险评价模型解决了SPAN系统中期货组合风险的线性叠加问题,从而得到更合理的组合风险预测值.  相似文献   
24.
以持仓量最大作为判断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的标准,分析主力合约转换与价格发现能力变化的内在规律.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主力合约转换前后新旧主力合约之间的价格引导关系,采用永久短暂模型和信息份额模型测度主力合约转换前后新旧主力合约的价格发现贡献度,从而研究主力合约转换对价格发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主力合约转换后,新旧主力合约的价格引导关系的方向发生明显逆转,新主力合约的价格引导能力明显增强;新旧主力合约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显著变化,新主力合约的价格发现贡献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5.
文章理论分析了交易手续费影响市场质量各指标的机制,并基于2012年9月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下调交易手续费的自然实验对该理论解释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交易手续费对市场成交量和流动性具有反向影响,对波动性具有非对称的正向影响;下调交易手续费带来的市场信息效率和流动性水平的提高,抑制了噪音交易者对市场波动性的促进作用,从而造成交易手续费调整对价格波动性具有非对称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2012年9月的交易手续费下调事件显著促进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成交量的提高,但并未对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6.
基于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相关月度数据,以大豆和食糖为例,通过ARDL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影响国内农产品现货价格的金融化因素进行了系统测算。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因素、国内期货价格、货币供应量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大豆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国内期货价格、通货膨胀因素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食糖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汇率和能源价格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明显。最后,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规范期货市场发展、健全农产品进口风险防控体系、关注品种间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农产品金融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7.
28.
高洁  钟鹏 《统计与决策》2016,(8):162-165
文章利用前期残差标准化后构成的方差系数,构建动态相关条件的多位广义ARCH模型,研究按照铁矿金属期货与汇率市场、货币市场间条件关联的验证分析,进行残差的预估,并按照标准化后的LME及其残差序列、汇率、利率进行x2分布的动态条件检验.结果显示:铁金属期货的期货市场自身以及外汇、利率市场波动呈现显著的集聚参数特征,而各国货币政策对于这一联动变化影响也形成显著的利差变化关联.  相似文献   
29.
农业产业化是克服"小农户难以对抗大市场"这一矛盾的一种重要创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金融围绕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融资和服务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经验表明,做好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要树立"大金融"的顶层设计,建立一个运作有序、功能互补、竞争充分的金融体系,积极发挥产业链的整体效能,突出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拓展服务渠道,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相似文献   
30.
于泳  李文庆  卢钊 《兰州学刊》2012,(4):95-100
2002年以来,以指数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投资大量进入商品市场,这股投资潮及其市场影响,被称为商品期货市场的金融化。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食品和能源价格与全球经济关系密切,所以这一问题备受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巨大的学术争论。文章通过对国际国内前沿研究文献的回顾,总揽争论双方观点和论据,试图从理论视角厘清这一问题。那些认为商品指数基金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学者发起了论战,他们指责指数基金大量入市颠覆了商品市场的正常功能,而反对者认为指数基金引发价格泡沫的论断在逻辑上和事实上都存在矛盾。国内研究尚未深入商品期货市场金融化领域,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具备了比较突出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