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430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考《诗经·渐渐之石》篇,得出《渐卦》与《渐渐之石》无论是单个的"渐"字还是各自描述的内容都存在一定联系的结论,其中"渐"义应为"山石高峻之貌"。《渐卦》初爻辞有"小子"一词,各家解释不一,通过对先秦主要典籍中凡出现"小子"一词的各篇章的分析,可知《渐卦》中的"小子"指代"青年男子"。整个《渐卦》描述两件事:一是青年男子出征打仗之始末;二是妻子对出征丈夫的思念及艰辛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3.
商代校阅礼是商代军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借助田猎活动选拔、训练兵士的仪节的总称。前人研究商代军礼的不乏其人,但对校阅礼系统研究的并不多见。本文通过系统整理甲骨军事刻辞后进一步归纳出商代校阅礼包含有:建旗聚众、训练检验、犒劳军士等仪节。训练检验又称搜田,含有搜田活动前的告庙礼、迁庙礼、占卜、搜田过程中祭天地山川礼、搜田结束后的献捷礼等仪节。对这些仪节的爬梳,有利于进一步认识甲骨军事刻辞蕴含的商代军礼,有利于补商史研究之缺漏。  相似文献   
24.
纹刻嘛呢石是将石刻、绘画、雕刻技艺有机结合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藏传佛教信仰的独特表现方式。其本质上是万物有灵思想和祈求神灵庇佑精神内涵的物化表现。纹刻嘛呢石具有直观的传播性、鲜明的宗教特征和含蓄内敛的写意性特征。  相似文献   
25.
石天河是注定要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诗人、文艺评论家。在中国当代诗坛很少有人像他那样虔诚地敬畏诗歌,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诗歌的尊严。这是因为只有在诗歌的世界,他才能呼吸到自由的空气,追求自己的高远理想,创造自己的生命价值,拥有一个美妙的诗意人生。  相似文献   
26.
晓枫 《源流》2012,(5):74-75
松溪河,位于闽粤赣交汇点上的广东平远县差干镇,千百年来为粤赣两省间"盐上米下"的古驿道。沧海桑田,岁月流转,昔日的繁华水陆通衢,曾湮没在荆棘丛生的峡谷深渊,寂寞了八十年。只有缓缓的流水、绝壁的鸟鸣,坚守着幽静的家园。待人们撩开她神秘的  相似文献   
27.
“寿山有美石,贵并玉连钰。光芒脂润泽,文理花斑驳。物玩当珍饰,郑重列帷幄。豪家争购取,百金不盈握。遂今幽岩中,日日事追琢。谅无世俗宝,焉似在山璞”。历代福州诗人对寿山石吟诵不绝,但这首诗被誉为寿山石的最真实写照。其作者是晚清福建侯官的著名才子杨仲愈。  相似文献   
28.
近年来,寿山石雕刻艺术及收藏日益盛行,不仅仅是作为闲暇之余感官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将具有强烈地域风格的福州寿山石雕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广为传播。  相似文献   
29.
灵璧石在中国观赏石文化发展中历史悠久,为广大赏石者追捧乐道,其排名位居观赏石之首。但是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灵璧石文化的发展也曾有过低谷,令人不堪回首。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开始复苏,步伐不断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精神生活也需要找到寄托,于是赏石文化之风才渐渐苏醒,灵璧石文化的发展重新获...  相似文献   
30.
“泰山石敢当”词义难解,“石敢当”之人于古史无征。通过“泰山皇玺”的考证,得知“泰山石敢当”实为“泰巖 當”误写讹传,而“當”字应释为“堂”或“皇”,因而“泰山石敢当”原为“泰巖堂”或“泰巖皇”。“泰巖堂”即“泰山明堂”, “泰巖皇”即“泰山皇”。“泰巖堂”石碑,为古时“镇堂神石”,“泰巖皇”为原始“泰山神”。“泰山神”原应为“神龙禹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