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422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远古奇石成雕塑漫步在建筑师郑文箴木化石奇石艺术雕刻展的展厅,91件展品件件特色纷呈、格外诱人:树的皮、干、桩、节彰显年轮的沧桑,然而它们又是实实在在的玉石;《大师》寥寥几刀便勾勒出齐白石老人的仙风道骨,嶙峋层叠的木纹化做齐白石大师的胡须、衣褶;《练》将木纹石壁化为  相似文献   
622.
清末武侠小说《仙侠五花剑》最初作者署名为“海上剑痴”,后文献或云“海上剑痴”为《海上繁华梦》之作者海上漱石生(孙家振)者,亦有不少文献不曾指明“海上剑痴”究竟为何人,众说纷纭,迄今犹令人莫衷一是.实际上在《仙侠五花剑》序言、题词内容及与小说作者之关系中,已可大致推定小说作者究竟为何人.《退醒庐著书谭》《报海前尘录》《漱石生六十唱和集》等文献已经明确说明《仙侠五花剑》为海上漱石生所著武侠小说,而且其著作出版时间尚在其代表性小说《海上繁华梦》之前,且此时沪上时人著述武侠小说尚甚为稀罕.由此可见,“海上剑痴”即为海上漱石生.  相似文献   
623.
沈阳故宫大政殿建于公元1625年,最早称为"大衙门",俗称"八角殿",1636年皇太极定名为"笃恭殿",康熙时期更名为"大政殿"。清入关前,满文将"殿"均写成"衙门",意为办事的衙署。大政殿建立之初的功用是作为努尔哈赤的"金銮殿",但尚未建成使用,努尔哈赤就病逝了,因此它并未发挥设计之初的功用。皇太极时期将大政殿作为议事、集会等重大活动的地方。大政殿位于沈阳故宫东路建筑正北居中,建于约1.5米高的八角形"须弥座"上,台基用青砖垒砌、外镶雕刻石条。从下至上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几部分组成。上绕以雕刻精细的荷叶、净瓶状青石  相似文献   
624.
儿子天性顽皮,学习平平。我着急火燎,又补课,又报班。到了五年级,成绩总算有了起色。周六,儿子中午十二点多才回家,我大发雷霆,劈头开脸,严惩不贷,因为下午一点半,还要上补习班。儿子委屈而不言语,风卷残云般地急吃狂餐,急冲冲飞奔上课。我见儿子的仓皇劲儿,下了狠心,周六、周日让儿子在家"禁闭",以保证不耽误儿子的补习课。儿子有记日记的习惯。第二天,我偶然发现儿子周六的日记这样写道:这次玩得很有意思,因为昨天刚下过雨,蚯蚓都跑到了道路上,那土里的蚯蚓更多了,我和伙伴们高兴得都跳  相似文献   
625.
626.
我国古代住宅正门外墙处,村庄的街巷口对着道路、桥梁之处,常立刻有"石敢当"3字的石碑,以避不祥之物,保佑平安。现在这种风俗尚保存于闽南地区,甚至远及台湾、日本和东南亚。  相似文献   
627.
长期以来,孙中山和石长信是被贴上对立标签的人物,但他们在讨论铁路重要性、铁路国有、引进外资方面却有相同之处。本文试图从时代思潮的背景下来分析比较这两篇文章。就铁路的重要性而言,石长信更强调行政和国防方面,孙中山则侧重于民生方面;就铁路国有而言,石长信强调它对政令统一的影响,孙中山则侧重于铁路的社会整合;就引进外资方面,孙中山比石长信的态度更为明确;就修建铁路规模而言,石长信的观点具有务实性,孙中山则带有浪漫色彩。可见,革命派和顽固派间的对立并非明显,而且,还带有相当程度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28.
张岱原是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纨绔子弟,明亡后在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致力于明史的纂修。他对《明实录》屡遭篡改及各种当代史在编纂过程中的任情褒贬、曲笔讳饰等种种弊端深恶痛绝,决心对明代历史进行全面的整理,订正其中的“诬妄”。其史学代表作《石匮书》、《石匮书后集》具有“事必求真,语必务确”的特点。在体例上仿效《史记》,但有所创新。其中序论集中反映了张岱的历史观及其对人物、事件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629.
上世纪20年代初,日本佛教美术学者、净土宗学僧小野玄妙、常盘大定、关野贞先后对山西省五台县唐代佛光寺东大殿内塑像及寺内两座唐代经幢探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于上世纪30年代末对佛光寺经幢题刻、唐人题记甄别爬梳。诸先师于建筑、壁画、雕塑领域发前人未发之覆,功不可没。佛光寺唐人刻记题记"佛殿主上都送供女弟子宁公遇"身份及相关人事无人问津,笔者不揣浅陋,率尔操觚,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30.
清诗承明制,复古习气不改,此其同;明人喜言唐,清人则多尚宋,此其异。清人编辑宋诗选本,作为对清代宋诗运动的一种回应,也打上了极其鲜明的时代诗学思潮印记,并成为选家诗歌审美观念的实践载体。然究其实,此种行为,并非仅体现为编选者单纯的文学活动,它还与当时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地域文化、选家素养、刻书水平、藏书条件等因素关系密切。受这些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清代宋诗选本的编刻上,则呈现出鲜明的地域不平衡性特征,即编刻活动主要集中于江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