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4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422篇
社会学   56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01.
吴昕孺 《老年人》2014,(12):28-29
正我第一次随妻子见到岳父的时候,惊讶于他的帅气:高鼻大眼,皮肤白皙,而眉宇间有一股硬朗之气,与电影演员杜雨露颇有几分相似。我妈第一次见到她的这位亲家,对我妻子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哇,你爸真帅!"我妈那个年代的人可不是"外貌党",对一个男人如此惊艳,我相信在她的人生履历中十分罕见。但我岳父,就是这么一个帅气的人。岳父的老家在双峰县清树坪镇石力村。他的父亲被日本侵华士兵的流弹击中,  相似文献   
702.
敦诚的诗集中的涉曹诗,是迄今为止研究曹雪芹生平最权威、最可靠的资料。然由于敦诚的诗集经过多次编集,即使同一首诗也存在文字差异。这种现象造成了研究者以敦诚诗为论据时的意见分歧。对敦诚诗集编选过程的纵向梳理,可以为解决这些歧见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角度。  相似文献   
703.
从技艺的角度看,中国新诗的历史几乎是一部比喻的进化史。从新诗诞生之初的简单比喻方式,到穆旦诗歌中受英诗影响的玄学派比喻方式,再到多多诗歌中强有力的形象发生机制,以及当代新诗中更加专业、精密、复杂的比喻的出现,汉语的表现力通过诗人们对比喻技艺的探索而不断得到提升。通过对多个不同时期中的代表性诗人的作品细读和微观分析,可论述比喻技艺在中国新诗历史中的进化历程。这种分析将表明,比喻技艺在不同诗人那里获得的不同形态,植根于诗人们在其所处历史情境中对世界、自我和语言的不同理解。由此倡导这样一种对新诗历史的研究方式:从对流派、年龄段、主题和风格等方面的过度关注中摆脱出来,将视线投向对诗歌本身来说更为内在的"技艺的历史变迁"之上。  相似文献   
704.
在分析大足旅游发展过程及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大足旅游在产品、形象和营销上存在的不足,从资源利用、产品延伸和整合开发、形象树立、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大足旅游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05.
706.
《中国版刻图录》是一部反映了中国历代版刻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书对版本鉴定工作、书籍印刷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当注意《中国版刻图录》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以《中国版刻图录》(1961年第二版)为依据,对其宋金元刻本部分进行勘误。  相似文献   
707.
波兰亚盖隆大学所藏《甘珠尔》源于德国人尤金·庞德。他于1881-1888年间在北京收集了大量的藏传佛教文物,运回柏林。二战期间,《甘珠尔》等文物被运到波兰克拉科夫,藏于亚盖隆大学图书馆,至今少人问津。这部《甘珠尔》有108帙,每册均有永乐皇帝所制序言,包括了不同时期的印本。这个版本的《甘珠尔》,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存量极少,弥足珍贵,具有极高的宗教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08.
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风起云涌,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私家刻书群体,取得了较大的刻书成就.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群体特征主要有:其一,家学渊源的世家望族,造就了一批私家刻书群体;其二,官宦学者、名宿乡儒是私家刻书群体的主流;其三,刻书家群体的出版理想与文化追求促使刻书家群体的崛起.清代两湖地区私家刻书群体的文化贡献主要有:一是搜求、辑刻、保存古代典籍,传承学术文化;二是创作和传播优秀学术成果,促进学术文化发展;三是精刻细雕,改进提高刻印技术,促进了出版业和印刷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9.
商代《书》类文献的性质可以结合传世与出土文献来讨论。就传世《商书》来看,其历史背景与主题同“殷革夏命”相关涉者居多。就《国语》《左传》所载,春秋时期《商书》已多见征引,则《商书》类部分篇章的主体部分当在西周时期已经有其蓝本,而其中晚出的痕迹则为流传改移所致。可以说,传世《商书》篇章中存古与改移处兼而有之。卜辞中之上帝,非至上神。商代的祖先崇拜实际上比上帝信仰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而祖灵同自然神灵之间又可相互转化,比较趋近于万物有灵的巫术理论。这些特点意味着我们不能径直称当时的典册为宗教文献。由卜辞所示,“册”“典”实为商代巫祀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使用者的角度看,属于巫典;就其职能而言,又属于祀典;总体上可以称之为巫祀文献。商末记事类刻辞和铭文的出现,展示了商末理性之光的萌芽;商代末期,巫祀文献中的理性因素有所凸显,同殷周变革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10.
杭州书坊主胡文焕编纂的 《群音类选》 在晚明曲坛影响甚广, 不仅在于它是当时体量最大的 一部曲选, 更缘于特色鲜明的 “曲种分类法” 使之在众多选本中独树一帜。 作为 《格致丛书》 的一种, 《群 音类选》 具有类书的属性, 编者通过大量的 “小字注” 向读者传递江南地区曲种最新信息和曲学知识。 胡 文焕收集、 汇选、 分类和刊印当时曲坛上流行的官腔、 诸腔、 北腔、 清腔曲本, 以满足文人士大夫娱曲和中 下阶层看戏的不同需求, 这一制作过程蕴含曲类知识再生产的独特意义。 审视胡文焕的编刻实践, 其曲家的 知识储备、 书商的职业素养以及对曲选地域风格的体认与展现, 共同成就了 《群音类选》 的选本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