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7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776篇
劳动科学   135篇
民族学   164篇
人才学   159篇
人口学   65篇
丛书文集   1521篇
理论方法论   383篇
综合类   3228篇
社会学   716篇
统计学   13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46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484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539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647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333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3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61.
清乾隆朝的大诗人袁子才有一枚小印,文曰“钱塘苏小是乡亲”。苏小即苏小小,是六朝时的“名妓”,其墓在杭州西湖之侧(后被毁)。故后人西湖诗有云:“苏小坟邻岳王墓,英雄儿女各千秋。”  相似文献   
62.
63.
本文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出发,从爱国、忧国思想,平等、自由、博爱思想,人民性倾向,抒情方式和人物性格塑造五个方面,比较分析19世纪俄罗斯诗人普希金与莱蒙托夫的创作特色,对于文学鉴赏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4.
计划生育政策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中近年来计划生育家庭的贫困问题颇受关注。本文将以扬州市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计划生育困难群体的问题和需求,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社会扶助对策。  相似文献   
65.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初级群体及其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群体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单位,社会群体生活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因此,群体就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如此,民族社会学更如此。处于转型期的西北民族乡村社会,社会群体特别是初级群体依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其进行功能分析有助于深化对它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66.
现有研究对于威胁情境和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并未达成共识.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具体研究情境,从威胁情境的时间和类型两个角度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以内群体认同和关注他人为中介机制,提出重大公共威胁情境下影响个体捐赠意愿的双路径形成机制和相关调节变量.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新冠疫情这种捐赠方和受助方同时面对的公共威胁情境:1)潜在捐助者所在地的疫情严重程度对其捐赠意愿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2)群体认同和关注他人具有相反的中介作用,其掩盖了潜在捐助者所在地的疫情严重程度对其捐赠意愿的影响;本地疫情严重程度一方面会增强个体的内群体认同继而正向影响捐赠意愿,另一方面会使个体减少关注他人继而减弱其捐赠意愿.3)威胁情境影响过程中,区域文化取向调节了内群体认同的正向中介作用和关注他人的负向中介作用.具体而言,相较于偏个体主义,当区域文化取向为偏集体主义时,本地疫情严重程度对于内群体认同的正向影响能够增强,对于关注他人的负向影响能够减弱.  相似文献   
67.
不同于传统“树洞”,网络“树洞”是一种中介化的准人际传播。不过,它仍旧是在个体自我言说之欲望与秘密泄露之担忧的矛盾心理下产生的。由于媒介平台的介入,网络“树洞”实现了传受双方的联结,并且在平台商业属性的影响下,其传播内容呈现出议题类型化与表达故事化的特征。事实上,网络“树洞”在作为非正式的社会安全阀的同时,也成了社会风险的潜在孵化地。进而观之,如何让网络“树洞”中呈现的个人困扰转化为公共议题,如何让网络“树洞”中由相似经历而引发的情感共鸣不至于带来群体极化,如何让网络“树洞”中的互动交流不会滑向窥私狂欢,显然是当下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68.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魏征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著名奏疏。他指出:要使国家长治久安,君王必须积聚德义,做到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厉行十思。在我看来,魏征所提出的通过“积德义”实现长治久安的纲领性意见,所强调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的安国良策,以及通过“十思” 自戒和选贤任能的干部政策,从而达到“垂拱而治” 战略构想,对今天我们党领导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下文将紧扣“十思”,从六个方面试作简论。  相似文献   
69.
70.
基于西安市青年群体政治参与现状调研数据,以政治参与中基层政治选举为切入点,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视了当前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与社会经济地位关系。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情况,但与社会经济地位存在不完全的正相关关系。另外,一定的身份认同和政治敏感度能够增强青年群体的政治参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