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8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社会大环境中的失信现象对大学生的影响,使得读者的诚信观念受到严重的错位。增强读者诚信意识是作好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成本”低廉的“变脸”买卖 2011年9月29日和10月12日,长沙市工商局雨花分局和芙蓉分局分别对沃尔玛超市雨花亭店和家乐福超市芙蓉广场店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因为这两家店销售的汤圆等食品的包装袋上“竟然有两个不同方式印上去的两个不同的生产日期”。工商部门给出的处罚是对有问题的食品予以没收销毁,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其诚信与否,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信誉和地位.笔者认为,避免领导干部出现诚信缺失问题,在加强诚信教育的前提下,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行政性失信惩戒是行政主体在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凭借负面信用信息来限缩惩戒对象信用权益、减损其信用利益的行政行为。从过程论视角看,失信惩戒呈现阶段性法律构造,主要涉及失信信息归集、评价、公布、修复等。当前,我国失信惩戒制度存在程序设定零散、行为对象的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在失信惩戒阶段性理论指引下,可为每一阶段的行为设置程序规范,在信息归集阶段设置告知同意程序;在信息评定阶段完善听证程序;在信息使用阶段构建依职权和依申请两种公开程序;在信息修复阶段科学设计信用修复时效制度和处理程序,从而全过程规制失信惩戒行为。  相似文献   
15.
重庆律师周立太在其博客上撰文《又有一群“狗日的”跑了》,用极端的字眼辱骂自己曾帮助过的农民工,指责讨薪成功后很多农民工立刻开溜,全然不理律师费一事。该律师的行为引来网友热议,部分网友质疑农民工过河拆桥,部分网友则认为,即使农民工拖欠了律师费。该律师也不应破口大骂,否则有损其作为“民工律师”的形象。  相似文献   
16.
政府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但目前我国政府在权力的行使、职能的履行等方面仍存在政府失信的现象,这是社会不和谐的重要表现和根源,必然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危害构建和谐社会.为此,应该把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从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上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宋妍 《职业时空》2001,(5):17-19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重要资源,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信用不足尤其是企业失信问题却由来已久,并愈演愈烈。信用问题已成为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近日,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公用事业管理机构、行业组织在实施与个人身份有关的公务活动或业务中,须查询“湖南省省用信用系统”记录的个人信用信息,核实当事人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社会信用缺失产生原理由其外在性向内在性、个体性向整体性、现实性向逻辑性的推理结果显示,我国当前最严峻的信用问题是信用制度缺失。设计信用制度,不可忽视人的自利性以及信用信息供给与信用需求双重短缺对信用体系的掣肘。并且一旦这一制度设计出来后不能自我实施,就必须附加一种额外的实施机制,以提高不守信用者的成本代价,这是整治信用危机的最有效的经济手段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0.
杨杰 《天府新论》2022,(1):111-121
作为一种新型治理技术,失信联合惩戒饱受泛化与滥用的质疑。厘清失信的内涵是正确适用失信联合惩戒的前提,但学理上对失信内涵之艰难探索,仍然无法揭开失信之“面纱”。目之所及,“违法说”存在逻辑错误,违法并非失信的充分条件;“违约说”“丧失民事名誉说”“负面信誉评价说”未能处理好公权与私权的边界;“失德说”“违背道德诚信说”未能正确认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逃避社会责任说”受制于“社会责任”只是一种倡导性而非强制性规定。为了避免公权介入私权产生不必要的争议,失信必定是违法,但必须剔除承担民事责任的违法,在此基础上,失信可视为违法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从法政治学而言,国家推行失信联合惩戒的政策意图是强化重点领域的法律实效。失信是一个富有政策性的概念,失信具体包括哪些违法种类,取决于国家治理的需要,并随政策的调整而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