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74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21.
本文根据秦简中的资料,系统地考察了自商鞅变法至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时期“尚贤使能”的选吏标准、尚“五善”弃“五失”的官吏行为准则以及违反官吏行为准则的制裁措施,从中可以看出,秦简中的吏治思想几成系统。  相似文献   
122.
公务员考试,不仅检验考生知识的广度、深度,同时还检验考生的心理素质,检验考生是否具有严谨的态度和作风。命题者在命题的时候,往往故意设置一些陷阱,让那些粗心大意的考生于不经意间掉进陷阱。这些陷阱或明或暗,或显或隐,毛毛草草的考生随时都有陷进去的可能,“大意失荆州”而“败走麦城”。考生要想顺利绕开陷阱,考出水平,就必须对陷阱有所了解,有所把握,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在申论试卷中究竟有哪些陷阱需要考生注意呢?  相似文献   
123.
杨岚 《决策与信息》2010,(8):117-117
空白票据是票据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票据实践中的一个难点。本文着重对空白票据的补充权问题、空白票据的法律效力问题、空白票据丧失后的救济途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4.
在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生命法则》中,老人不同时期的人生态度划清了自我“精神三变”的原型与流变,洋溢着深切的精神隐喻内涵。老人用自己对于死亡的写实性理解提供了一个适应性悖论纠结于一身的典型,旨在揭示主体适应性悖论不仅存在于物理世界,还延伸至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当中。多维悖论的存在揭示了个体丧失生存空间和精神家园时的困顿与挣扎,更是直指人类面对自然因果律宿命时的一种精神重估,而这正是自然主义文学作品所隐含的现实一般性。  相似文献   
125.
《诗经·大雅·抑》中的"屋漏"一词,汉以来众说纷纭。郑玄认为即"西北隅而厞隐之处",而孙炎认为"当室之白,日光所漏入也",清末黄黄山甚至认为就是《礼记·月令》中的"中霤";只有犍为文学、刘熙"撤屋之西北隅薪,时若值雨则漏"之说时代最靠前且最有根据。从西周丧祭中"毁庙"仪节以及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献中关于"屋漏"的用例,结合考古发现,可见刘熙之说最具说服力。《大雅·抑》中"尚不媿于屋漏"当从刘熙之说,指代迁入宗庙的先王神灵。郑玄之说选取了西北隅的另一种寓意,可视为引申义,《中庸》和宋诗用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与刘熙之说并无冲突。王充《论衡·书解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中的"屋漏"不单单指漏风、漏雨的房屋,还包含着郑玄所谓的"幽昧""厞隐"等义,施政者唯有自我保持警觉,常常自省,方能发觉、吸纳"草野""诸子"的不同见解,匡正"政失"与"经误"。  相似文献   
126.
特大突发事故区域内活跃移动用户数量的变动为快速估计失联人员的数量提供了条件。迅速恢复事故区域通信是救援和快速估计失联人员数量的关键。在兼顾个人隐私保护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条件下,政府应推动国企和BAT等私营企业建立移动实时统计信息系统,并及时向公共智库、科研人员和社会公众公布相关统计数据,从而让智库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127.
蜡雕工艺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工艺、成本等有初步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对作品细节的设计。结合平时制作中所遇到的工艺技术上的困难,运用从实践中所得来的经验,可以使作品的构思更完善,同时也可避免设计脱离工艺。  相似文献   
128.
渴求幸福     
正女人的一生就是为着自己的幸福而不断地追求、奋斗,也因渴求幸福而更加亮丽动人。台湾著名女作家席娟曾说:"女人知道自己心中存着一股渴望,总在茫然与孤寂时啃噬她的心,她不明白那是什么。只希望有一天,在茫然的前景中出现一座港湾,收留她失根无依的心。那港湾代表幸福吗?还是别的?  相似文献   
129.
网络的功能是巨大,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网络成瘾的问题.在网络成瘾的众多原因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基础性因素:失怙心理.本人认为,失怙心理才是网络成瘾的直接基础.  相似文献   
130.
辛弃疾与陶渊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辛弃疾与陶渊明,本来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前者继承的是屈子精神,后者延续的是庄子思想。然而,在辛弃疾中年以后的文学活动中,却越来越多地称引渊明,表现出一个理想主义者向理性主义者的巨变。这是由辛弃疾所处的政治大气候、官场小环境及道家思想的时代背景合力造成的。而透过这一变化,不仅能使人真正理解辛词词境、词风的多样性之源,而且能使人理解近古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精神的非理想主义化之因和道家思想的价值阈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