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1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乔磊 《决策》2010,(10):70-71
向富人加税和为中产阶级永久性减税,这一加一减,反映了奥巴马政府的天平倒向何方?虽然这不能完全说奥巴马是在劫富济贫,但奥巴马不为富人撑腰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32.
变革国际秩序是当前国际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新兴国家是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重要力量,对推动国际秩序变革有重要的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美国作为国际秩序的塑造者和特权拥有者,对国际秩序的变革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更多的选择权,对国际秩序变革的影响也最大.在考察奥巴马政府变革国际秩序背景及动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美国的国际秩序变革政策及对国际秩序变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中东局势复杂多变,热点问题无一解决。布什政府面对中东困境了无良策,奥巴马执政后如何调整中东政策令人瞩目。欧洲与俄罗斯积极介入中东事务,与美既合作又争夺。阿拉伯国家面临多种冲击,但联合自强的愿望日渐增强。  相似文献   
34.
奥巴马执政以来,美国反恐战争重心转移到阿富汗。与小布什不同,奥巴马反恐面临三重挑战,即振兴国内经济、结束反恐战争以及应对新兴大国群体的崛起。阿富汗战争久拖不决,奥巴马增兵重蹈前苏联覆辙,陷入泥潭而难以自拔,伊拉克战争的混乱局面继续在阿富汗延续,成为消耗美国力量的另一大困局。2010年中期选举败北之后,奥巴马的权力基础被削弱。在反恐战争第二个十年,阿富汗战争与美国经济的衰弱一道将继续加速美国在全球的衰落。  相似文献   
35.
奥巴马政府直接介入南海争端标志着南海问题正式走向大国化,南海问题将成为继台湾问题之后美国遏制中国的又一战略棋子,使我国在平衡主权、发展与安全利益上面临更大的挑战。基于南海问题敏感性与复杂性,中国应从和平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对解决南海争端既要继续保持足够的战略耐心,审慎应对,也绝不放弃反对军事挑衅的斗争准备。  相似文献   
36.
小布什政府的东南亚政策主要关注于反恐、发展双边经贸和扩展民主。由于缺乏连贯、全面的战略安排和政策上的失误,美国在该地区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出现"失衡",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影响力不升反降。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在确保其东南亚战略利益和战略目标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巧实力"外交理念的指导下,全面介入该地区的各项事务。本文旨在分析这一调整的动因及其对该地区权力格局演变和地区安全秩序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2009年底,奥巴马政府的阿富汗新政策初见端倪:深化关巴阿反恐机制,以阿民众为中心打击南部塔利班分子,加速阿安全力量建设,打击腐败。美国阿富汗新政策的出台,与塔利班在巴阿回流、联军战术暴露的缺陷、阿富汗政局腐败、安全建设落后密切相关,同时兼顾了美国国内财政窘迫和各派的矛盾。美国阿富汗新政策将导致巴阿政局更加动荡,反恐局势和大国关系愈加复杂。  相似文献   
38.
美国的对朝政策在"变"的外衣里具有"不变"的内核。"不变"的内核源自于美朝两国的意识形态差异、决策者的思想认识、对朝鲜的认知以及民情舆论,表现为对朝鲜持强硬立场且不受党派影响。认知心理学认为,观感一旦形成,短时间内难有实质性改变,美国的对朝政策典型反映了这种状况。此外,受到国际战略格局变化的影响,美国往往需要与其他国家相互协调彼此的对朝政策,因此又不得不朝温和方向进行调整。克林顿和小布什各自的对朝政策都经历了从对抗到谈判的转变的过程,但基本立场并没有发生变化。奥巴马的上台虽然为美国对外政策带来了新气象,但在朝鲜政局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美国新总统的对朝政策仍将在对抗的"不变"与谈判的"变"之间摇摆。  相似文献   
39.
历史多次证明,使美国反思和反省的不是国内的所谓反战运动,而是“势”和“利”的此消彼长。 2010年6月,美国因核问题推动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进行新一轮制裁,7月2日,奥巴马政府又单方面宣布对伊朗追加制裁。美国为何对伊朗如此强硬?  相似文献   
40.
美国在伊拉克战略利益得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以来,美国为发动伊拉克战争和战后控制伊拉克局势而付出沉重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代价,但收获也不小;美国虽因输掉道义制高点而遭受挫折,但却实现了战略目标,甚至有意外收获。概括而言,美国的7年半伊战有得有失,得大于失,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在中东全面得手。认识到这一点,对判断伊战引发的中东变局现状及走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