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3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7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781篇
理论方法论   332篇
综合类   2972篇
社会学   193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对教育产业化的多年的争论后 ,教育的产业化已经表现出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征 ,如何以哲学的视角来审视教育产业化 ,成为当今学术界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妇女解放运动在文学批评界的分支,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分析评述其重要的理论观点,进而把握女性主义批评的精髓要义,廓清其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前景 和走向.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如何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适应和谐社会的领导范式,是领导者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不满足感的增强 ,要求改写中国哲学的愿望也变得更加强烈 ,并开始尝试超越之道。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 ,反思和检讨了中国哲学常规性叙事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走向中国哲学“原创性叙事”的途径和方式 ,认为建立多元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通过历史时空的移动及广泛的对话参与寻求中国哲学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在视域和范式的引导下获得观察中国哲学的深度视点、在领悟整体意义与深化部分研究之间形成中国哲学的良性诠释循环、追求对中国哲学的充分描述、复杂关联的说明及意义关怀等 ,对于造就中国哲学的原创性叙事来说 ,都是非常基本的。  相似文献   
15.
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背景(女权主义运动)及其理论成果对中国女性意识的崛起和女性文学的发展有着或深或浅的影响作用。通过梳理西方女性主义文论的兴起和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指出这种影响作用是相互的,它不仅对促进中国文学创作的发展、审美价值观念的更新和批评话语的重建,乃至中国的妇女解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世界范围内的女性主义文论的成熟和进一步发展,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国内学者对《宠儿》的研究不少,但涉及到黑人女性身份问题的很少。该文从女性主义和种族的角度出发,运用身份和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宠儿》中三个女主人公:塞丝、贝比.萨格斯和丹芙进行分析,揭示《宠儿》中黑人女性对身份的寻求及莫里森对黑人妇女和黑人文化出路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科学范式的革命对建筑现代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学精神曾经在历史中占据过压倒性的支配地位,现代主义建筑实际上是笛卡尔主义的;从现代科学到新科学这一范式的革命,给建筑现代性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建筑从此走向后现代,并更加趋于关照人类本身。  相似文献   
18.
女性主义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一个本土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主义思想最早进入教育领域是在美国的课程概念重建运动中,如何将西方的女性主义课程理论引入我国基础教育是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理论梳理和现状分析,从课程设置和课程实施两个方面探索变革当下基础教育课程的思路,以期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女性主义在当下的社会文化中似乎已是耳熟能详,但也是最多错觉、最易发生误会的场域。很多人把女性主义认作仅仅是女性为了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斗争,目的是为了改变自身在男性社会里的不利地位和处境,这当然也是一个大致不错的理解,却远不是女性主义的全部。事实上,当代西方的女性主义远较这样的理解复杂深刻,它不仅为争取自己的权益而斗争,同时还要改造男性中心的社会结构与文化。它的存在和发展,所显现出的鲜明的越界挑战的姿态及其成果,已然成为当今西方知识生产和社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公共选择学派学者塔洛克早年提出的革命模型的分析 ,提出了公共决策面临的范式问题 ,考察了迄今为止的决策科学的三大范式 ,对其演变发展和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