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3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38篇
管理学   172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781篇
理论方法论   332篇
综合类   2972篇
社会学   193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3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26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422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404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388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绘制战略管理研究的知识地图:作者共被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林青 《管理评论》2005,17(3):55-62
与传统的个人归纳、学者访谈等定性分类方法不同,本研究试图运用实证方法——作者共被引法——来分析战略管理科学领域的知识结构,绘制“知识地图”。实证结果表明在战略管理研究领域存在三个主要的学术群体:经典战略管理学派、SCP范式、资源和能力基础观,它们分别体现了战略管理研究经历的三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62.
王运宝 《决策》2005,(7):19-21
把“文山会海”作为政府治理的基本手段和行政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显然是对政府行政范式的一种误读。  相似文献   
63.
需求解析与隐性需求的界定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前,营销学中关于需求概念与营销导向的研究成为学者日益关注的领域。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从信息经济和价值感知两方面描述阐释了需求研究的相关成果;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营销倾向在经历了产品导向、服务导向与关系导向的演变之后,需求导向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由此,本文界定了隐性需求的内涵,探讨了隐性需求研究对于拓展营销学研究视野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4.
折衷范式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动态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薛求知 《管理学报》2004,1(1):89-97
介绍了跨国公司核心理论OLI的起源和发展,特别是在联盟资本主义时代的调整和解释,描述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动态发展轨迹和对国际经营环境本质变化的映射,揭示了跨国公司投资和管理实践发展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65.
西方人类学对于"仪式"的研究,从早期的"神话—仪式"学派,到后来的功能主义学派、结构主义学派,再到象征主义学派,将仪式研究从原来视野相对狭窄的宗教神话领域逐步扩展到更为宏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在此过程中,西方人类学仪式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人类学仪式研究的知识谱系,完成了西方人类学仪式研究范式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66.
随着中国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城市有机体”已经成为了集生活、娱乐、健康等多重取向的一个杂糅场域,城市的后现代转向亦让空间从静止走向流动,城市传播应运而生。本文立足于此,表明了城市传播从概念、属性和机理上对传播学的结构性重构,并借用传播动力学的相关理论,表明其受到以生存驱动的工作机制、行为驱动的消费机制、生活驱动的休闲机制、健康驱动的运动机制和居住驱动的圈层机制这五种动力的催化,并进而以激活多维空间为契机,建构了城市传播从基础、中观到宏观的动力核心进阶。  相似文献   
67.
《社科纵横》2016,(9):117-121
中世纪女巫艺术形象是男性中心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无论是丑陋的女巫,强健的老女巫,还是妖艳的年轻少女,这些形象都充满了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惯常所见丑陋而又可怕的女巫形象体现了男权叙事对女性的丑恶化、妖魔化和欲望化。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这些现象,可以说是男权叙事话语下所塑造的"性异类"。当下流行的女巫文化(如女巫电影)于无形中仍在强化自中世纪而来的男权叙事。  相似文献   
68.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批判,也是对翻译理论的完善。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还存在问题。一方面,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达到提升女性社会身份的最终目的,有时候会不顾事实,过于夸大和强调译者的作用;另一方面,女性翻译理论忽视了与读者的互动,对译文接受者未给予足够重视。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德国功能派...  相似文献   
69.
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关注女性主义运动和女性写作问题,她的思想具有早期女性主义追求男女平权的传统性特征,并进一步提出了解除女性精神束缚,建立女性主体性话语体系、重视女性内部的差异性的要求,与第二代女性主义的若干诉求不谋而合。另外,伍尔夫还发展并实践了"雌雄同体"的理论构想和文学创作,体现了对两性和谐、融合共通的美好愿景,为第三代女性主义的理论拓疆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0.
检视新世纪冯至《十四行集》的研究,从内外结合的版本研究、现代解诗学的实践、审美现代性范式以及比较研究四个方面,回顾近十多年研究成果,辨析和反思研究观念与研究方法,展望《十四行集》研究的可能学术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